深耕书香阵地 赋能青春成长
课业辅导,授之以渔的思维启蒙。9时整的首场活动中,志愿者针对小学生暑期作业瓶颈展开精准帮扶。数学辅导区呈现典型教学场景:面对行程问题与几何转换等难点,部分学生反复擦拭草稿纸面露困惑。志愿者采用“生活化教学法”以公交线路图解析相遇问题,用水果分配演示分数运算,使抽象公式转化为可视模型。语文基础训练则聚焦词汇积累与句子结构,通过“词语接龙擂台赛”“病句诊疗室”等互动形式,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巧妙运用不同学习方法与引导方式来适应不同学生,促使其更好地接收课业知识。在辅导过程中,一位小朋友初始无法理解“追及问题”核心逻辑,经志愿者引导绘制运动轨迹示意图后,主动归纳出“速度差×时间=距离差”的解题通则,在实践成员的帮助下对解此类题型豁然开朗,更通过“提问-探究-验证”的训练闭环,使得加深记忆、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游刃有余,并培养其终身学习、独立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读书分享,科普阅读的思维碰撞。随后开启的图书绘本共读活动,成为点燃科学热情的催化剂。一开始小朋友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篇目进行阅读,实践成员也在一旁陪伴着,当有同学疑惑地张目四望的时候,实践成员便即刻到其身边,询问其不解之处,并积极寻求答案为其解惑,并以温和的语气、平实的语言力求让同学们听得懂、能理解、好记忆。之后便是读书分享环节了,有的小朋友讲述童话故事中的奇妙冒险,绘声绘色地叙说着故事,有条不紊、逻辑清晰,是个讲故事的能手。有的同学分享科普读物里的新奇知识,如蜜蜂与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比如宇宙星球的知识,他们激动着讲述着所了解到的新奇知识,实践成员细心倾听着他们的讲解,当他们感到诧异时又积极引导他们思考成因、影响等问题,当小朋友们陷入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的窘境时,实践成员又以既有知识与各种文献资料转化为该年龄阶段能够理解的话语并向他们解答。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之后,小朋友们更是激动兴奋,以其独有的表达方式,或以文字记录、或以图画示意、或以语言向朋友们展示,正是在一次次反复中加强其知识吸收能力,也在其思想中埋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
成长课堂,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午后举行的“如何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为主题的人生课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社会关切,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与小朋友们问答互动,实践成员以“优点探索”破冰,引导儿童在卡片上书写三个自我特质,引导同学们自行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身优点并大力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势长处,树立一定的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鼓励他们畅想未来。其中一位同学在思索许久后未得其果,实践成员耐心俯身引导其思考有什么擅长的项目,在思索许久后仍是无果,在他旁边的另一位小朋友立即称道“跑步快”,实践成员便更着力于向其诉说,引导其对自身特长的肯定与发掘。
艺术创作,审美能力的自由生长。之后的绘画环节,以“夏日冰激凌”为主题,作为构成美育实践的重要维度。实践成员提供水彩、蜡笔、拼贴等多种材料,鼓励突破具象限制。在实践成员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尽情发挥想象,而该环节也采取不设技法标准、不做优劣评判的原则,使艺术回归本真表达,鼓励同学们以自身想法与热爱为基础,努力培育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们可谓“教学相长”,从互相帮助中汲取能量以形成良好的互助系统,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冯梓铭 董露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时间:2025-07-0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