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守护成长,用真诚传递温暖

       2025年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实践团队深入滁州图书馆开展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他们每日上午9点至11点30分在少儿阅读区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为主,为孩子们提供阅读辅导、手工课协助等支持。生动展现了志愿服务的深层意义——不仅是付出,更是在细微处收获成长与感动。

日常协助:责任与耐心的双重锻炼
       每天到馆后,志愿者的第一项任务是整理上课工具。少儿阅读区的手工材料、绘本和教具常被孩子们随手摆放,志愿者需要按类别归位彩笔、剪刀、胶水,并将散落的绘本放回对应书架,确保下午的课程顺利开展。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是培养责任意识的开始。在课堂协助中,志愿者不仅要维持秩序,还要进行一对一辅导。例如,在拼音阅读课上,志愿者会轻声提醒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或通过小贴纸鼓励他们专注听讲;遇到识字困难的小朋友,志愿者会蹲下来逐字带读,直到他们能独立念出简单句子。志愿者起初以为只是体力劳动,后来才发现,整理工具是责任,辅导孩子是沟通的艺术。

图为志愿者在整理。 王雨凡供图

特色活动:规则与创造力的碰撞
       “围棋启蒙小课堂”总是洋溢着孩子们雀跃的期待。每周三的下午志愿者们都会亦步亦趋地跟随活动,每一次的互动都化为细腻而深刻的陪伴。第一期活动围绕围棋的基础规则展开。志愿者立于讲台一侧,目光掠过每一个孩子们专注的脸庞,俯身协助老师引导孩子们理解“虎口”与“禁入点”的概念。教室的一角,一个小女孩正不厌其烦地将棋子抛向空中,任凭它们散落在地。志愿者并未急于责备,而是蹲下身轻声提议:“如果每次你都能把棋子放在正确的位置,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指尖在棋盘上方停留片刻,最终缓缓落下。随着一次次的尝试,她的动作变得谨慎而坚定,棋子不再肆意飞散,而是稳稳地停在它们应有的格子里。规则之于她,不再是束缚,而是一场充满奖励的趣味挑战。第二期活动转向粘土手工,主题为“我眼中的夏天”。孩子们围坐在长桌旁,稚嫩的手指揉捏着五彩斑斓的粘土,试图塑造出不同形状的作品。一个小女孩紧抿着嘴唇,手中的粘土迟迟未能成型。她尝试了几次,挫败感在她的眼底悄然蔓延。志愿者察觉她的迟疑,悄然走近询问并提供帮助,志愿者便轻轻覆上她的手背,引导她的指尖缓缓揉动。渐渐地,一个圆润的太阳成形了,当她将沾满粘土的小手从志愿者的掌心移开时,动作中带着一丝留恋。那一刻,教育的温度不再抽象,而是凝结于彼此触碰的瞬间,化作无声的信任与成长。

实践感悟:善意藏在细节里
       两周的志愿经历,让志愿者对“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整理工具、辅导孩子、共同创作……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责任、沟通与想象力的综合锻炼。临别时,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粘土作品塞到志愿者手里,一个小女孩轻声问:“姐姐,下次还来和我一起做粘土吗?”这句简单的提问,成为志愿者心中最温暖的收获。

图为志愿者在图书馆的合影。 王雨凡供图

结语
       从晨光熹微时整理教具的细致,到夜幕降临时复盘会议的专注;从初遇时的拘谨生疏,到离别时的相拥而泣——这场跨越15天的教育实践,成就了许多暖心瞬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当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我们就找到了出发的意义。”
来源:生思佳
时间:2025-08-14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红心微光暖童心,暑期志愿润书香
  • 红心微光暖童心,暑期志愿润书香
  • 盛夏七月,在安徽滁州图书馆的少儿阅读区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散落的绘本与彩色粘土上,暖意融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
  • 08-14
  • 用耐心守护成长,用真诚传递温暖
  • 用耐心守护成长,用真诚传递温暖
  • 2025年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滁州市图书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儿童
  • 08-14
  • 滁州书阁育新苗:大学生志愿者的童心耕耘记
  • 童心绘海岛,创意启新篇
  • 童心绘海岛,创意启新篇
  • 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走进安徽省滁州市图书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主题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以色彩传递
  • 08-14
  • 滁州图书馆志愿点亮阅读路
  • 滁州图书馆志愿点亮阅读路
  • 2025年7月15日至3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奔赴滁州图书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以志愿行动为少儿阅读成长注入青
  • 08-14
  • 媒体聚焦 校长关怀|“艺路向汕”获采访与王校亲临指导
  • 艺路向汕·美育续航 | 2025 年“美育成长训练营”结营
  •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玫”好蓝图实践团参观华玫生物
  • “玫”好蓝图实践团走访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
  • 漆随水走 扇载童心 | 非遗课上的光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