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9 日,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掌声与欢笑声交织,广州新华学院 “艺路向汕” 社会实践突击队为期八天的美育支教结营仪式暨成果汇演在此举行,标志着这场以美为纽带的暑期实践正式落幕。本次活动由广州新华学院 “艺路向汕” 实践队与后宅镇中心小学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美育课程丰富当地学生的暑期生活,促进艺术教育在基层校园的普及。后宅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吴愈炎、校长余利雄、副校长林俊宏,广州新华学院带队指导老师杨儒,以及该校 2025 美育训练营全体师生、实践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师生携手回溯八天里画笔与童梦、歌声与初心交织的成长旅程。
三年深耕,美育种子长成实践之树结营仪式上,后宅镇中心小学校长余利雄率先发言,他的话语里满是对"艺路向汕"项目三年发展的感慨。从2023年初创时的一份热忱,到如今成为广州新华学院与南澳县教育合作的新台阶,美育的种子能在校园里扎根结果,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余利雄望向台下的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语气郑重,表示这些年轻人用汗水把"艺术赋能成长"从口号变成了现实,他们浇筑的美育土壤,让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广州新华学院带队指导老师杨儒是第二次来到后宅镇中心小学,她看着台下孩子们熟悉的笑脸,感触颇深。八天很短,但足够让大家记住每个孩子眼里的光。她提到,实践队不仅带来了课程,更带来了"发现美"的视角——美术课上教孩子们用贝壳作画,音乐课上引导他们把海浪声编进旋律,实践队想做的,是让艺术从课堂延伸到生活里。
图为领导发言 徐婉婷摄
成果汇演,七幕剧里的美育答卷下午三时,后宅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成果汇报展演正式启幕。展演伊始,后宅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身着统一校服,与实践队指导教师共同登台,以饱满的热情演绎经典篇目《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的朗诵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随后,《纸飞机》童声合唱、《非遗雅韵》展示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在非遗展示环节,学生们手持自主创作的漆扇、漆伞等工艺作品,这些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八天来特色课程的教学成果。展演尾声,实践队成员与指导教师共同演绎《我们的明天》,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艺术汇演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结营仪式上,师生们依依惜别,八天的点点滴滴化作眼眶中闪烁的泪光。
图为《少年中国说》节目剪影 姚赞润摄
图为《纸飞机》节目剪影 罗启盈摄
这场为期八天的美育支教活动,是一次以艺术为桥梁的心灵对话。这段旅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后宅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心中,这是一场关于"我能创作、我会表达"的美丽觉醒;对实践队员而言,这是一次从"教书"到"育人"的教育升华;对这所滨海校园来说,这是艺术教育扎根生长的新起点。
当告别的钟声响起,后宅镇中心小学的蝉鸣仍将继续,而美育的故事永远正在进行时——这八天的支教虽已画下句点,却是更多孩子艺术人生的崭新起点。让我们期待"艺路向汕"的脚步继续向前,带着让美育之光照亮乡村的初心,在更广阔的天地播撒艺术的种子,静待每一朵梦想之花绽放。
图为全场大合影 沈逸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