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学子送温暖:健康服务进社区,爱心相伴夕阳红

  6月25日清晨,南京医科大学"控糖脱敏护成长之路,接苗防疫守青春之盾"三下乡实践团队12名成员整装出发,前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社区开展"情系桑榆暖,医路护夕阳"关爱老人专项活动。这支由8名临床医学专业和4名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组成的团队,经过为期两周的老年健康服务专项培训,将为社区86位65岁以上老人提供为期一天的健康关怀服务,活动涵盖健康检测、用药指导、智能助老、爱心捐赠四大板块,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00小时。
  健康守护:专业服务送上门
  上午8时30分,健康检测区在社区活动中心准时开放。临床医学专业吴思融带领的检测小组采用统一校准的欧姆龙电子血压计和罗氏血糖仪,为老人们进行系统检测。"您的血压是138/82mmHg,在正常范围偏高值,建议每天同一时间监测。"吴思融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耐心解释。68岁的张建国大爷在检测后感慨:"这些大学生娃娃不仅测得好,还教会我用手机小程序记录数据,说以后每月都会来回访。"
  预防医学专业叶俐钦负责的健康档案小组格外忙碌。她们根据检测结果,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包含基础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12项内容的电子健康档案。"我们发现12位老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不规范的情况。"叶俐钦指着档案上的红色标记说明,"特别是王凤英奶奶同时服用5种药物,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团队立即联系社区医院药师,为这些老人制定了图文版个性化用药方案。
  暖心陪伴:倾听长者心声
  上午10时,活动中心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陪伴组的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与老人们展开深入交流。预防医学专业熊映雪在陪伴83岁的独居老人李秀兰时,发现老人对新型智能设备既好奇又畏惧。"奶奶,您看这样轻轻一点,就能和孙子视频了。"熊映雪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当屏幕上出现远在广州的孙子身影时,李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两年没见着孙子了,这比什么都强!"
  在另一侧的"往事回忆角",临床医学专业张诗彤用专业沟通技巧,引导老人们讲述人生故事。79岁的退休教师陈文彬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乡村支教的经历。"陈爷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担当。"张诗彤在记录本上写道,"这比教科书上的案例更生动感人。"团队共收集到23位老人的人生故事,将整理成《银龄记忆》纪念册回赠社区。
  智能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下午1时30分,"智慧助老"工作坊准时开始。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团队精心设计了4个培训模块。临床医学专业顾如意负责的"健康管理"板块最受欢迎,她采用放大版模型手机,逐步演示预约挂号、查看报告等操作。"原来手机上就能看检查结果,再不用跑医院排队了!"72岁的糖尿病患赵明德学会操作后,立即尝试预约了复诊。
  预防医学团队则重点关注智能设备的健康管理功能。他们为每位老人安装了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健康监测APP,并配备大字版使用手册。"这个软件会语音提醒我吃药,还能把数据自动发给社区医生。"高血压患者周美芳高兴地展示手机界面。两小时的工作坊结束后,共有63位老人基本掌握了智能设备的使用技巧。
  爱心捐赠:实用礼品暖人心
  下午3时,爱心捐赠仪式在社区广场举行。团队发放的"健康暖心包"经过专业设计,内含三大类12件实用物品:健康监测类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试纸;安全防护类含防滑拐杖、紧急呼叫哨;日常保健类则准备了分格药盒、放大镜指甲钳等。"这个药盒设计得太贴心了!"患有冠心病的刘爷爷指着7格分装药盒说,"每个格子都标着星期,再不会吃错药了。"
  每份礼品都附有手写祝福卡和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名片。预防医学专业孙澄特别提醒:"血压计我们已预先校准,并配了图文版使用指南。"现场还设置了礼品使用教学区,8名学生志愿者一对一指导老人们操作设备。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健康暖心包86份,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32台,总价值约2.5万元。
  (图为实践队员为社区老人发放礼品)
  长效关怀:建立帮扶机制
  下午5时,团队与社区居委会签订《敬老服务共建协议》,确立三项长效机制:一是将每月5日定为"敬老服务日",由学生轮流提供健康服务;二是开通"银龄健康热线",由附属医院专家团队提供支持;三是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12名学生志愿者与12位独居老人结成固定帮扶关系。签约仪式上,社区主任表示:"这种高校与社区的深度合作模式,真正把关爱落到了实处。"
  团队负责人叶佳颖在总结中透露:"我们已开始筹备'老年健康科普手册',将收录今天收集的23个典型案例。"临别时,学生们为每位老人拍摄了笑脸照片,承诺制作成相册下次来访时赠送。"这些孩子比亲孙子还贴心!"80岁的张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图为实践队员在居民养老服务站的合照)
作者:陈楠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时间:2025-07-15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南医学子送温暖:健康服务进社区,爱心相伴夕阳红
  • 教育赋能成长,红绿融合筑梦
  • 教育赋能成长,红绿融合筑梦
  • 2025年7月,巢湖学院教育关爱团深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暑期支教活动。团队创新打造"学科+美育+德育"三维融合教
  • 07-15
  • 非遗长廊激活文化传承新活力
  • 非遗长廊激活文化传承新活力
  • 近日,巢湖学院"赴梅渚镇儿童教育帮扶团"走进郎溪县一里巷非遗文化展示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通过"静态展陈+活态
  • 07-15
  • 梅渚行:以青春之力,播文化之种
  • 梅渚行:以青春之力,播文化之种
  • **内容简介:**

    暑假期间,巢湖学院"赴梅渚镇儿童教育帮扶团"走进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07-15
  • 青春添亮色,童心共飞扬,三下乡志愿者的陪伴时光
  • 走进民俗文化殿堂:五猖馆参观之旅
  • 走进民俗文化殿堂:五猖馆参观之旅
  • 近日,巢湖学院支教团在郎溪县梅渚镇周家村五猖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探访之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起源于
  •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