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江西省赣州市儿童服务站展开了一场以“预防校园霸凌”为主题的志愿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儿童认识校园霸凌的危害,掌握自我保护技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从认知到体验:一张纸的“伤痕累累”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向围坐在一起的孩子们清晰阐述了校园霸凌的概念。讲解涵盖了语言霸凌、行为霸凌、关系霸凌以及新兴的网络霸凌等多种形式。实践成员通过贴近儿童生活的简单例子,如“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故意不让某人参加游戏”、“在网上发别人的丑照并嘲笑”等,让孩子们对抽象的“霸凌”有了具体的认知。紧接着,课堂重点转向了校园霸凌的危害。为了超越单纯的说教,让年幼的孩子真正理解霸凌行为带来的、看不见的心理创伤,实践成员精心设计了一个名为“心的褶皱”的互动环节。每位小朋友都拿到了一张崭新的、光滑平整的A4白纸。“请大家轻轻抚摸这张纸,它现在很平整,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刚开始的心情一样。”实践成员引导着。随后,伴随着讲解,实践成员开始描述一种又一种常见的霸凌行为:“当有人用恶毒的语言嘲笑你的长相或家庭时…”话音落下,孩子们按照指示,轻轻地将手中的纸揉皱了一点点。“当有人故意在集体活动中孤立你,不让你参与时…”孩子们再次小心翼翼地揉皱了纸张的一角。“当有人在网上散布关于你的谣言,让很多人看到并议论时…”孩子们手中的动作继续。每一次描述,都伴随着纸张被揉捏的轻微声响。起初的平整不复存在,纸张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褶皱。实践成员适时引导孩子们观察手中的纸:“看看我们手里的纸,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变皱了!”“变得不平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是的,”实践成员温和而郑重地说,“每一次不好的对待,就像这样一次揉捏,会在心里留下痕迹。即使后来有人说‘对不起’,就像试图把纸抚平一样,”实践成员拿起一张被揉皱的纸,努力展平,但那些折痕依然清晰可见,“这些‘褶皱’可能不会完全消失,心里的难过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这个直观的演示瞬间击中了孩子们。他们低头看着自己手中布满褶皱、再也无法恢复原状的纸张,小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甚至有些震惊的表情。实践成员观察到,这个环节后,孩子们讨论时的态度明显变得更加认真和投入。这张“伤痕累累”的纸,无声却有力地传递了霸凌行为累积性、持久性伤害的核心信息。构筑防线:从“知害”到“善防”理解了伤害的严重性,如何预防和应对便成为关键。实践成员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预防篇”,团队成员强调了“强自身”和“建联结”的重要性。“强自身”即培养自信的气质。团队成员鼓励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练习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站立和说话,因为自信的姿态本身就能减少成为目标的可能性。“建联结”则是指鼓励孩子们结交朋友,融入集体。“当你身边有支持你的好朋友时,霸凌者往往会望而却步。”团队成员解释道。同时,他们明确指出,及时向信任的成年人报告疑似霸凌的情况,是预防事态升级的重要环节,并澄清了“打小报告”与“正当求助”的区别。进入“应对篇”,实践聚焦于具体策略。团队成员模拟了几种常见的霸凌场景:如被恶意取笑、被推搡、被索要财物或被威胁不准告诉他人。在每一个场景中,都引导孩子们练习如何“勇敢说‘不’”——用清晰、坚定的语气拒绝不合理要求;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脱离现场;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立即向可靠的成年人寻求帮助。团队成员反复强调:“寻求帮助不是懦弱,而是保护自己最聪明的做法。”他们指导孩子们识别哪些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求助对象,并练习如何清晰、具体地描述遭遇的情况。实践成员还特别提醒孩子们注意网络安全,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遇到网络上的恶意信息或骚扰时,要学会截图保存证据,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对于低龄儿童,团队成员建议他们遇到任何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网上交流,都应及时告诉父母。反响与意义:播下安全的种子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特别是在“揉纸”互动和情景模拟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尝试,现场气氛既专注又活跃。儿童服务站的负责人全程观摩了活动。活动结束后,她表示:“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巧妙,用一张纸就把抽象的心理伤害具象化了,孩子们理解得很深刻。情景模拟也很实用,让孩子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具体可以怎么做。比单纯讲道理有效得多。”对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而言,此次活动是他们在儿童安全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选择校园霸凌这个主题,源于对当前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认识到早期干预和教育对预防霸凌的重要性。团队成员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教案设计,特别注重方法的直观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生动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自我保护与尊重他人的种子。离开儿童服务站时,一些孩子还在互相讨论着“揉纸”游戏和学到的应对方法。实践成员们整理着活动物资,那张布满褶皱的纸被小心收起。这张纸不仅记录了一堂课的内容,更承载着让孩子们远离伤害、健康成长的期许。在预防校园霸凌的道路上,这样一次深入浅出、注重体验的教学活动,无疑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辨识风险、守护自我的小灯。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通讯员朱梓瑜,何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