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江西省赣州市儿童服务站展开了一系列主题志愿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用真心和孩子们能懂、能参与的方式,陪伴他们,一起发现和创造那些简单珍贵的快乐。在儿童服务站的志愿活动里,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体验了奥尔夫音乐、学习了预防校园霸凌的知识、还一起玩了夏日粘土创作。每次活动,看到孩子们投入参与、开心欢笑的样子,志愿者们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就感。 奥尔夫音乐初体验:用身体玩节奏 志愿者一直想试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次就带给了服务站的孩子们。志愿者告诉他们,奥尔夫音乐就是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不用乐器也行。接着教了“奥尔夫八声势”: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八个基础动作。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开始动作不太熟,但兴趣很高。等大家基本掌握了,志愿者就把这些动作和熟悉的儿歌《数鸭子》结合起来。音乐一响,孩子们就跟着节奏,用拍手、跺脚这些动作“演奏”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孩子们很专注,努力跟着音乐做动作,想把手脚配合好。虽然偶尔节奏会乱,但大家都笑嘻嘻的,小手小脚忙个不停,教室里充满了拍打声、笑声。那一刻志愿者明白了奥尔夫音乐的魅力——它让音乐变得简单、好玩,谁都能参与。孩子们用最自然的方式感受到了节奏的快乐。这次活动,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预防霸凌小课堂:一张纸的启示 给孩子们讲“预防校园霸凌”时,志愿者觉得责任挺重。志愿者先解释了什么是校园霸凌 ,比如起难听外号、推搡打人、孤立同学、网上说坏话等。接着重点讲了霸凌的危害,特别是看不见的心理伤害。为了让孩子理解这种伤害,志愿者设计了一个小互动:每人发一张平整的白纸。志愿者说这纸像同学的心。每当志愿者描述一种霸凌行为(比如“被起外号嘲笑”、“玩游戏故意不带你”),孩子们就把纸轻轻揉皱一点。随着讲的伤害行为增多,纸越来越皱。志愿者让他们试着抚平,但褶皱怎么也去不掉。“看,伤害就是这样一点点累积的,”志愿者说,“即使道歉了,伤心的感觉也很难完全消失,就像这些褶子。”孩子们看着手里皱巴巴的纸,表情认真起来,好像真的明白了霸凌对心灵的伤害有多深。之后,志愿者讲了 如何预防霸凌 (要自信、多交朋友、有事告诉大人)和 遇到霸凌怎么办 (勇敢说“不”、及时求助、保护自己)。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特别是揉纸实验让他们理解了霸凌的严重性。这让志愿者很欣慰,希望这些知识能帮他们保护自己,也善待他人。这次也让志愿者学到,用简单直观的方式讲道理,效果很好。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 夏日粘土派对:捏出快乐 “夏日粘土派对”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志愿者先问:“说到夏天,你们想到什么?”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抢着喊“西瓜!”“冰淇淋!”“荷花!”“游泳!”……答案充满童趣。接着,孩子们用彩色粘土把想到的夏天事物捏出来。他们安静又专注,不一会儿,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就诞生了:各式各样的雪糕、有荷叶荷花的“小池塘”、还有小朋友把粘土粘在卡纸上做成“夏日风景画”。最让志愿者感动的是孩子们完成后的样子。他们迫不及待地举着作品跑过来,小脸满是骄傲,兴奋地介绍:“老师看!志愿者的彩虹雪糕!”“这是志愿者的荷花池,有小青蛙!”“志愿者捏了个大西瓜!”看着他们因为自己动手创造而流露出的纯粹开心和自豪,志愿者心里也暖暖的,特别满足。这次活动让志愿者感受到,给孩子们简单的材料、一个主题和自由空间,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就能带来惊喜。他们认真制作的样子和完成后的灿烂笑容,给了志愿者实实在在的快乐和成就感。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 心得与体会这几次志愿活动让志愿者深刻体会到,和孩子们相处,最好的方式不是单方面讲道理,而是和他们一起玩、一起体验。用拍手跺脚的动作、一张白纸、一块小粘土当“引子”,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音乐的节奏、理解霸凌的伤害、体验创造的乐趣。他们回馈给志愿者的专注、快乐和生命力,就是最好的回报。做志愿工作,就是用真心和孩子们能懂、能参与的方式,陪伴他们,一起发现和创造那些简单珍贵的快乐。这份朴实的快乐,志愿者会一直记得,也会继续带着这份心意去做更多。在儿童服务站的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尝试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给了孩子们。奥尔夫音乐强调通过身体动作、节奏和即兴来体验音乐本身。志愿者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这个理念,接着重点教了他们“奥尔夫八声势”——八个基础的身体打击乐动作,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孩子们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一开始有些生疏,但兴趣很高。当大家基本掌握了动作后,志愿者将它们与熟悉的儿歌《数鸭子》结合了起来。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开始尝试用刚学会的声势动作来“演奏”节奏。看着他们专注地听着音乐,努力协调手脚打出正确的声势,虽然节奏偶有混乱,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参与的热情和快乐,小手小脚跟着音乐舞动,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和节奏声。那一刻志愿者深刻体会到,奥尔夫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让音乐变得如此直接、有趣和可参与,让孩子们用最自然的方式感受节奏与旋律的快乐。音乐真的可以属于每一个人,从最简单的身体律动开始。这次实践,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收获了一份纯粹的快乐。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通讯员蒋尚熹,何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