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沃土蕴智,乡村画卷联“数”

       作为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智汇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调研团的一员,我近日随团队深入庐江县同大镇。这一路,从同大镇政府聆听规划部署,到葡萄园里查看智慧滴灌,再到蔬菜大棚体验沙石过滤,最后驻足小满稻梦空间感受农旅融合,我不仅触摸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强劲脉搏,更在实地走访中完成了一次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刻认知蜕变。
       踏入同大镇镇政府,一幅描绘乡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图赫然在目。会议室热烈的讨论声,瞬间拉近了我与乡村振兴实践的距离。听着工作人员用详实的数据与鲜活案例,条分缕析产业、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之道,感触尤深。看,智能灌溉精准滴灌,沃野良苗茁壮;电商平台畅通销路,特色农产品行销四方;生态治理成效卓著,浊水复清,碧波荡漾……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哪里是空洞的口号?分明是政府与乡亲们同心同向、实干苦干的累累硕果!
       在葡萄种植区,滴灌管网系统布设在藤蔓根系附近,通过管道上的细小出水口,将水分直接、缓慢地输送至土壤中,从而使达到节水的目的。在蔬菜大棚内,灌溉系统的水源入口处安装了专门的沙石过滤器,水流经过滤层后,其中的悬浮颗粒物被有效拦截,从而保障了后续灌溉用水的清洁度。通过采用这种管网定点供水配合水源物理净化的基础技术组合,相比以往依赖经验判断和粗放漫灌的传统方式,显著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在“小满稻梦空间”与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中,负责人系统介绍如何应用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从环境精准调控到水稻生长全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负责人强调数据驱动的重要性,指出平台整合了农田墒情、气象、虫情等实时信息,并以此驱动精准灌溉、变量施肥和科学植保决策。据介绍,这种做法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降低了对传统经验的依赖,并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种植模式。此次访谈表明,智慧农业技术已从规划设计阶段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数据互联改变农业实践,展现了“数联乡村”的实际效果,并将科技兴农理念转化为可衡量的田间效益。负责人对成效的确认,体现了该模式的应用前景。
       归途中,我带着在葡萄园和蔬菜大棚实地拍摄的照片。此次调研让我看到了基础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葡萄园通过铺设管网进行对葡萄的精确灌溉;蔬菜大棚则在灌溉水源处安装了沙石过滤器以去除杂质。这使我具体了解了滴灌技术和物理过滤手段如何协同工作,提升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这些基础环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这段宝贵的实践历程,就是一堂行走的成长必修课,让我深刻理解了知行合一的真谛,也更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广阔舞台与重大责任。未来,我愿以理想为灯塔,以奋斗为风帆,将所学所思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汗水,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无悔篇章。
作者:“智汇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 来源:巢湖学院
时间:2025-07-14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青衿踏沃野数据赋新耕——一名大学生在同大镇的乡村振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汇农业,数联乡
  • 同大沃土蕴智,乡村画卷联“数”
  • 同大沃土蕴智,乡村画卷联“数”
  • 作为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智汇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业调研团的一员,我近日随团队深入庐江县同大镇。这一路,从同大镇政府聆听
  • 07-14
  • 夏日蔬语与振兴痕
  • 夏日蔬语与振兴痕
  • 2025 年 7 月 3 日,巢湖学院赴同大镇及王家坝的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智慧农业发展调研团,在盛夏时节奔赴同大镇蔬菜大棚基地探寻
  •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