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研究阜阳历史,传承基因血脉
为鼓励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我们小队——安徽工业大学赴池州,淮南,阜阳,黄山,合肥,滁州,六安,上海市党史学习社会实践队也积极响应着学校的号召,7月18号便在阜阳进行了党史学习社会实践。
众所周知,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历史,而在这些文明和历史的记录过程中,博物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他记录着不同时期的物品,以及这个城市的发现变化,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大观,是一个外地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小队在阜阳的第一站便是来到了阜阳博物馆。
阜阳博物馆坐落在颍州区清河东路,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地市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或许第一眼望去他并不是很庞大,也不是很繁华。相反的,他就静静的站立在那里,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尽现沧桑古老,而陪伴着博物馆的只有一群笔直的松树,挂在博物馆门口的红灯笼也显的格外趁眼,阜阳博物馆中常设“陶瓷器精品展”、“汝阴侯专题展”、“女郎台出土文物展”、“冯文广捐赠书画展”、“精品铜镜展”、“玉器展”六个展厅,馆内有陶瓷列室、明清字画陈列室、汝阳侯汉墓专题展、“女郎台”出土文物专题展、珍藏品有汉简、六壬械盘、太乙九官占盘、二十八宿圆盘、规矩镜、铜辟邪。我们通过对文物的阅览,全面形象的让我们重温着历史。不仅如此,阜阳市博物馆精品荟萃,收藏甚丰,现有藏品12.5万件,珍贵文物2580件套,其中国家级一级文物47件套、二级文物230件套、三级文物2303件套。藏品主要特点是以地方历史文物为主,品类较为齐全,可分为古生物化石、青铜器、陶瓷器、竹简、玉石器、书法绘画等十几类,许多精品文物均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商代龙虎铜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楚“郢大府”铜量、西汉青铜辟邪、汝阴侯墓汉简、新莽“刘氏去,王氏持”铭禽兽博局纹镜等堪称稀世之宝。
在这里,我们不断参观,听着解说员慢慢道来阜阳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也有所改变,了解了阜阳的大起大落,从繁华到衰败,又从衰败继续繁华。在这次充满意义的实践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见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修养,也让我树立起义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同时, 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为将来更好的回报祖国、服务社会打下坚实是基础。同时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探足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这个平台后面的感悟我将受用一生。
如果说,世界上真正存在无价之宝,那她最应该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 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而人类的爱国主义便可以作为引导,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好的路,在我们不断探索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对古人肃然起敬,对我们中国更加肃然起敬,这暑期社会实践就是激发我们爱国主义的一条很好的道路。
(通讯员:康佳威)
时间:2022-07-18 作者:康佳威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