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永承红色基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22年7月14日,我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共同学习我党在青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感受这片热土上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炽热爱国情。
清简一生启新路,不惜性命除贪腐
邓恩铭,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1923年到青岛筹建党团组织。党的活动经费不足,他兼任报社编辑和小学教员,用自己的薪水弥补工作需要。他奔走在工厂、学校和工人聚居区,深入基层,同工人群众促膝谈心,吃住在一起,吃的是玉米面饼子,穿的是和工人一样的短裤褂。他的朴实、勤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敬佩。
下方的展柜里,陈列着邓恩铭写给家人的数封书信。仔细读来,字里行间可见邓恩铭对家人的牵挂之情。然而在他心中,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家庭和个人的利益。他把“大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常常顾不得“小家”,只能在信中倾吐思念,表达愧疚。其中一封是他任中共山东地委书记期间写给弟弟的回信。当时,家乡遭遇荒灾,弟弟来信希望他寄些钱回去。他向组织借一点活动经费并不难,但他却选择回信安慰,并未寄回分文。优先解决自己的困难,先幸福自己的“小家”是人之常情,但共产党人一心为公,一生奉献,为的全是他人的幸福。
旁边是邓恩铭的一首诗——《诀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卅一年华,是为三十岁。当时,邓恩铭发现省委委员王复元贪污党的活动经费,并挪用省委机关所属石印局的印刷经费,将王复元开除出党。后来王复元叛变投敌,邓恩铭不幸被捕牺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想,看到今天的盛世中华正如他、如他们所愿,他们未酬之壮志、未竟之事业有无数后辈继续完成,邓恩铭等英烈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吧。
清廉朴素受拥护,一身正气为苍生
再往前走,墙壁上一首诗吸引了我:“浩浩长江天际流,风吹乐奏送行舟。问谁敢击中流楫?舍却吾侪孰与俦!”都说文如其人,李慰农的博大胸怀和一腔豪气在《游采石乘轮出发》一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国难家仇、内外交困,共产党人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毅然扛起民族存亡的重担。
旁边的展板介绍了李慰农的生平事迹。1925年5月,李慰农临危受命,以中共青岛地委书记的身份赶赴青岛,接替邓恩铭领导青岛党的工作和工人罢工斗争。到青岛后,他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指导建立工会,并先后组织和领导了第二、第三次日商纱厂工人同盟罢工斗争。他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每天工作20小时以上,很少有休息时间。他舍不得在吃穿上多花一分钱,党组织每月给他的14元生活费,大部分用于党的活动或救济有困难的同志和工友,钱都花在他认为更重要的地方,以至于到了7月,穿的还是来时的一身西服。他发动党团员和工运骨干广泛募捐,所得全部用于救济困难工人家庭,自己不曾多吃一口,多占一分。求学海外,阔别五载,两次过家乡而未回。可以说,“宵衣旰食,夙夜为公”八个字,就是他真实的写照。
人乃肉身凡胎,共产党人哪里不累,哪里不饥不寒,谁人没有妻子儿女?但一想到在为天下百姓谋幸福,身上就轻快许多;一想到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自己便感受不到饥与寒;一想到革命事业还任重而道远,就觉得时间不够用,工作得更加加紧;一想到中华大地上还有那么多同胞在受苦受难,自己的小家便不足牵挂了。
7月26日,反动当局进行全程搜捕,李慰农不幸被捕。敌人严刑审讯,要他供出同党,他说:“青岛的工人全是我的同党”。面对死亡,他坚定从容,“我只有头一颗,然而革命党是斩不尽杀不绝的。”7月29日,他被秘密杀害于团岛,年仅30岁,结束了他呕心沥血、清廉简朴、忘我奉献的一生。
不忘初心践使命,红色基因永传承
从纪念馆走出,我看到一群红领巾正围绕在老师身边,认真听着讲解。孩子们旁边是一个雕塑,一面鲜红的党旗就镶嵌在雕塑的左上方。雕塑右侧写有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红领巾、蓝天、绿树、红瓦、黄墙、孩子们纯净的眼睛、各抒己见的稚嫩嗓音,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精神的传承不是守住炉火的余烬,而是传递热情的火焰,先辈们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将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作为奔腾的后浪,我们定会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时间:2022-07-18 作者:刘彤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缅怀革命先烈,永承红色基因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22年7月14日,我随曲阜
  • 07-18
  • 探峥嵘往事,塑红色精神
  • 恰逢中国共青团建团 100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101 周年之际,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
  • 07-18
  • 缅怀烈士英魂,传承红色精神
  • 背倚青云山,前拥青云湖,革命烈士陵园神圣又庄严。2022年7月10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的队员,我来到了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
  •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