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返家乡:国歌嘹亮,催人奋进

       7月8日,我随安徽工业大学赴池州,淮南,阜阳,黄山,合肥,滁州,六安,上海市党史学习社会实践队前往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馆进行党史学习的暑期实践活动。
      在出发之前我在网上事先查阅了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参观和理解。国歌,是由国家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歌纪念馆以此为主题,将展览线路划分为五篇乐章,循序渐进的引领着我们全面了解其背后的创作背景、传播过程、最终立法和深远意义等。
       当我走进展厅,首先引入我眼帘的这面背景墙,是以长城为主题的四块浮雕,从左至右分别对应《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起来”“血肉长城”“万众一心”“前进”,表达出民族危亡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令我肃然起敬。随即进入了第一乐章:民族危亡的怒吼声,回顾《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这一部分的展览让我了解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又经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悲壮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沿着历史墙走过,一列列照片和展柜拓入我的脑海,跨过层层阶梯来到了第二乐章:时代呼唤的最强音的展厅。首先通过一段视频,我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它创作于1934年冬天,田汉应电通公司的邀请,在徐汇区一个简陋的亭子间里创作出了影片《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但不久就因为宣传抗日思想被捕入狱,未完成的作品就由夏衍接手。聂耳得知田汉被捕的消息之后,主动请缨夏衍,承担起《风云儿女》影片的谱曲工作并在霞飞路的住所内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初稿,并在日本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修改为了定稿。在如此混乱的时局下,爱国人士不惜辗转多地冒着入狱的创作使得国歌的意义也更为深厚。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来到第三乐章:民族解放的冲锋号和第四乐章:强我中华的进行曲的展厅。1935影片《风云儿女》在被誉为“国片之宫”的金城大戏院首映。我了解到在20世纪30、4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战歌,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战歌,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积极的意义。在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正式发出由周恩来签发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同年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刊登了征集启事。仅一个多月,收到国歌应征稿件632件,歌词、歌谱694首。在之后的丰泽园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召开座谈会表示《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经过代表一致同意定为国歌。画面一转,时间线推回到2017年国歌立法程序正式启动并实施,国歌法规定,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这让我了解到,国歌法维护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国歌的背后是祖国的彰显、历史的缩影与中华民族的精神!
       走进的第五乐章: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展厅,展览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展厅内有14个关于国歌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给予我前行的力量。两侧展墙上有国歌创作、选定、立法以及亲历者们讲述他们与国歌的故事。两处照片墙,展现了重大庆典和庄严时刻人们升国旗唱国歌的精彩瞬间,这歌声永远是凝聚人心的纽带、鼓舞士气的力量,不禁让我回忆起每一次唱国歌的场景内心有多么的激动昂扬。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意识到国歌是国家的精神象征,伴随新中国走过每一个重要时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催人奋进的主旋律。国歌声声嘹亮,行远不忘初心。无论是抗战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需要伟大的国歌精神激励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沧桑,《义勇军进行曲》已溶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新世纪的征途中,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励、鼓舞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时间:2022-07-18 作者:乔诣轩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缅怀革命先烈,永承红色基因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22年7月14日,我随曲阜
  • 07-18
  • 探峥嵘往事,塑红色精神
  • 恰逢中国共青团建团 100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101 周年之际,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
  • 07-18
  • 缅怀烈士英魂,传承红色精神
  • 背倚青云山,前拥青云湖,革命烈士陵园神圣又庄严。2022年7月10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的队员,我来到了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
  •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