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烈士英魂,传承红色精神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陵园的正门,一座三拱式青瓦仿古牌坊,正面刻有郭沫若手体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背面则是“光照千秋”。革命烈士的浩然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革命烈士的贡献,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
走进大门,就像走进了烈士们的精神世界,一步步走在石阶上,敬畏之心也一点点增加。石阶有很多级,就像是革命先烈们遇到的种种困难;沿石阶而上的过程,就好像烈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直至取得胜利的过程。
石阶的尽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我看来,它既像一支拔地而起的步枪,象征着勇敢前进的大无畏精神,又像是烈士高高举起的手臂,代表着抗争到底和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让我心头一震,是啊,是烈士们用热血、用信念、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保卫了我们的家园。没有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抗战,哪来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
烈士纪念碑的底座周围,是三幅花岗岩人物浮雕,花岗岩象征着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看着这些浮雕,我的眼前呈现出了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战的场景。这些人物有拿步枪和大刀的士兵,有拿手榴弹的战士,还有推独轮车和挑扁担的劳动人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他们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祖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时间可以带走他们的生命,但是带不走他们的精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们心中,烈士们的牺牲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怀着凝重又敬仰的心情,我来到一排排整齐的烈士墓前。这里庄严肃穆,集中安葬着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和平建设年代1973名新泰籍有名革命烈士和719名无名烈士,其中著名烈士108名。他们的英灵在这里安息着,墓区四周有苍松翠柏,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高贵品质和坚定节操,又有茂林修竹,代表着革命烈士们自强不息和顶天立地的精神。
沿着路将墓碑一块一块地看过去,有些烈士的年龄才和我差不多大,在那个年代,他们就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心中怎能不敬佩。突然,一抹红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一座烈士墓碑前,放着一束红色包装的鲜花,花已有些枯萎,或许是这位烈士的亲人几天前来陵园看望过他,我望着那一抹红,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如果抗战的历史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如果革命先烈的精神有颜色,那一定也是红色。红色,在我们心中,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未来。红色精神是需要我们发扬和传承下去的。
就在要离开烈士陵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在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魂。雨水将革命先烈们的墓碑冲刷的更干净了,也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今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保家卫国,但是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烈士们这种红色精神,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进取,做有理想、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青年。
时间:2022-07-18 作者:杜敏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缅怀烈士英魂,传承红色精神
  • 背倚青云山,前拥青云湖,革命烈士陵园神圣又庄严。2022年7月10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的队员,我来到了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
  • 07-18
  • 以黄河为契,探寻苌家武艺
  • 洛阳师范学院“青春遇见非遗”暑期调研队郑州分队成员陈柯旭、许童畅近日参观寻访位于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后新庄的苌家拳传习所,进行2
  • 07-17
  • 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 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 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学举行开班仪式暨赠书仪式。
  • 07-17
  •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牛山反顽遗址,深刻学习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