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推普,苦并快乐;品甲骨文,学普通话

  2022年暑假期间,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的一员,为在乡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文化教育振兴,我跟随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军屯村进行推广普通话集中线下社会实践工作。
  起初来到汶上县军屯乡军屯村,我看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内心很是忐忑,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在这里坚持下去。没有外卖配送服务吃饭只能从食堂吃,没有共享自行车电动车出行只能靠公交车,没有大型购物商场只有门口的小超市小商行,没有生鲜水果只能等每五天一次的逢集,面对这样的环境,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里坚持下去。这里被大片大片的绿油油的田地包围,一眼望过去近处是田地,远处是小丘,与世隔绝一般,就连手机信号都变成了3G。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收拾好了行李休息整顿为第二天进行实践做准备。
  来到汶上县军屯乡军屯村的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社会实践工作,我在实践队内主要负责的是摄像与摄影工作,同时我也需要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前和负责人沟通好后,我们来到了军屯村村委会大院内,为军屯村放暑假的孩子们推广普通话,进行作业辅导等工作。我为孩子们准备的课程内容是学习简单的甲骨文,在课程过程中,我带领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学习认识、书写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也是汉语文字发展过程的起始,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借以甲骨文,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告诉他们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读法,这也正是学习普通话时所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讲和认真记笔记的模样,我忽然有了信心。这些知识或许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也正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在最基层的乡村,孩子们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课本知识外的拓展部分少之又少。同时乡村教育中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导致孩子们对普通话学习、使用的意识也不够强,相应的普通话水平也不够高。但小学阶段作为学习的重要铺垫期,普通话的意识需要被树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推广普通话社会实践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普通话的种子,帮助他们养成重视普通话、自觉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就这样,我忽然觉得居住环境差又能怎样,我们在这里做的事情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更加坚定了在基层推广普通话的信心与动力。
  在第一天普通话推广课程结束后,我赶回居住的宿舍区挑选照片、上传照片、撰写新闻稿、准备下一天的课件……这个过程赶很紧张,我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完成这些工作。看着照片上孩子们对知识迫切渴求的小眼神、我们带领孩子们做趣味小游戏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里有了一丝慰藉,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有了回报。我们在这里的农村,真正地发挥了作用,真正地贡献了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骄傲高兴。
第二日进行推广普通话小课堂时,孩子们纷纷找我们“要签名”,还从家里给我们带了小零食,还写了纸条说老师们辛苦了。我们既感动又欣慰,孩子们懂得感恩,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付出的汗水与劳动都是值得的。
时间:2022-07-17 作者:刘书辰 来源:正音筑梦实践队刘书辰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 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 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白鹿中学举行开班仪式暨赠书仪式。
  • 07-17
  •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牛山反顽遗址,深刻学习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