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乡韵悠长,续脉非遗辉煌:青州古城非遗文化探索之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青州,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遐迩,更因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备受瞩目。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新麦场精神”实践队一行,走进青州古城,以青州花毽、青州府花边大套等非遗技艺为落脚点,探访非遗保护传承之路。
古巷遗风舞翩跹:青州花毽技艺的轻盈绽放
青州花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青州已盛行蹴鞠(踢球)之类的游艺活动。蹴鞠逐渐演化为蹴毛丸,进而演化为踢毽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青州古城的一隅,实践队首先探访了青州花毽的制作工坊。在一位资深老艺人的小院中,各式各样的羽毛与绸缎在阳光下闪耀,它们是制作青州花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老艺人详尽地讲述了青州花毽的历史脉络与制作工艺,从选材的挑剔到编织的精细,再到装饰的匠心独运,每一环节都透露出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卓越技艺。在老人悉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尝试亲手制作花毽,虽显生疏却满怀敬意。随后,观赏了老人及其弟子们的花毽表演,那轻盈翻飞的毽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轨迹,不仅展现了青州花毽的非凡技艺,更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让人深刻体会到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
同时,队员们了解到,除了通过协会和传习坊这样的机构对青州花毽进行传承外,还有通过比赛和展演的形式来进行。比如,青州花毽队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赛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花毽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花毽,从而提高了青州花毽在公众中的知名度。

 
工坊匠心织锦绣: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华丽织造
告别花毽小院,实践队又来到了青州府花边大套的生产基地。这里,是青州另一项非遗技艺的璀璨舞台。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工人们以针线为笔,在布匹上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案,展现了青州花边大套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与基地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实践队了解到青州府花边大套悠久的历史、复杂的工艺及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青州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项传统技艺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为此,基地积极寻求创新之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他们还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推广,让青州府花边大套这一非遗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翼展非遗梦:文化瑰宝的新时代翱翔
在深入了解青州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新麦场精神”实践队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他们运用相机与摄像机记录下青州花毽与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制作过程与文化故事,制作成高质量的视频与图文内容,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此外,实践队还与当地的文化旅游部门合作,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活动。在线上,实践队与文旅部门工作人员举办了非遗技艺直播教学、非遗产品直播带货等活动;在线下,则组织了非遗文化展览、非遗技艺体验课等互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青州非遗文化,还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新麦场精神”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青州非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亲身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网络新媒体的力量来宣传和推广家乡的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新麦场精神”实践队将始终坚持以文化为魂的理念,深入挖掘与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李亚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7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东昌葫芦,感受雕刻艺术
  •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当下,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喜爱日益高涨。近年来通过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例子不
  • 08-07
  • 以青春之回响,打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为了探寻青年发展与乡村
  • 08-07
  • 畅通乡村血脉,铺好乡村振兴幸福路
  • 为了更好的了解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新面貌,新环境,以此更好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曲阜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