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拜访杜庆收老师
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来到了杜庆收老师的住所孔子雕塑艺术研究院,以此来更好的了解石雕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信心。实践团进行了一系列参观访谈活动,亲身体验了雕刻工艺人精雕细琢塑文化之根,也深刻理解了传承红色基因构建未来之魂的崇高精神。
参观尼山石石雕展厅,品味儒家经典文化
以韦宁老师为代表的实践队在杜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石雕展厅,穿行于石雕室的各个展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见证了石雕艺术的发展脉络。展厅的空气中弥漫着尼山石的特有芳香,灯光映射的展厅的每一件展品上都显得栩栩如生,每一处角落都精雕细琢,就连阴影部分都刻画的淋漓尽致,仿佛真实存在的一般。实践队向杜老师了解石雕艺术的亮点之一就是以尼山石作为载体,将优良精湛的石雕工艺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现了孔子传奇的一生。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感受到了石雕艺术的特有魅力和它蕴含的传奇故事,一件件展品相辅相成,共同刻画了孔夫子伟大不朽的生平,同时也为实践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门古老艺术的平台。
体验户外根雕工艺,感受文化精神魅力
为深入了解雕刻工艺的专业知识与其崇高的文化精神,实践队带着极大的探索学习热情,紧随杜老师来到了他平时工作的户外场所,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米的大型根雕,以及尚未完工的作品。户外环境与大自然接轨,尽管工作场炎热,伴有蚊子,杜老师也为实践队展示了他的雕刻技术,实践队成员们身临其境的了解和学习雕刻工艺。在杜老师雕刻的这一过程中,仿佛世间的一切嘈杂都已结束,而定格下来的是雕刻刀来回雕琢的声音。杜老师强调要想获得灵感,就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勇于尝试新事物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实践队认为杜老师所讲述的这些创作心得与感悟正是我们要宣传和传承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实践队认为这种精神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培养了人们的耐心与决心,使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探讨红色文化使命,共筑未来辉煌之厦
这次拜访渐进尾声,实践队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杜老师沟通探讨,最终达成了共识。杜老师说:“我会继续坚守这一工艺文化,用自己特殊的方法讲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发光发热,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队也对杜老师面对雕刻工艺的这一份赤诚之心感动,同时也深刻学习了艺术家们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这一份毅力与坚守,这正是文化精神之所在,实践队也会继续发扬并将其传播下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要深化中华文化根魂的传承与发展,将千年文明古国的智慧结晶,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进步的不竭动力。实践队将响应二十大的号召,坚持文化自信。实践队成员将倾力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肩负起将千年文明古国的智慧结晶,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打造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
作者:王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