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瓜之乡许营,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导下,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社会实践队于7月30日走进了素有“西瓜之乡”美誉的许营镇,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索许营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特色农业:西瓜产业的崛起
许营镇,这片富饶的土地,以其优质的西瓜种植而闻名遐迩。走进许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西瓜田,瓜蔓交织,西瓜圆润饱满,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据当地瓜农介绍,许营西瓜之所以品质优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为西瓜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同时,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了西瓜的绿色、安全、高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许营镇正是积极响应这一指导,不断延伸西瓜产业链,从单纯的种植销售,发展到西瓜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多个环节。如今,许营西瓜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市场,还出口到海外,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有幸参观了一家西瓜加工企业。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对西瓜进行清洗、切块、包装,一套套先进的加工设备高效运转,将新鲜的西瓜迅速转化为各类西瓜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深加工,提高了西瓜的附加值,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西瓜的销售难题,带动了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乡村新貌:生活环境的改善
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前行,实践队队员看到了许营镇的崭新面貌。昔日破旧的房屋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美观的新农居。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路灯明亮,绿化整齐,垃圾处理设施一应俱全。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近年来,许营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同时,镇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许营镇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治理河道污染、加强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精神动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许营镇的寻访中,实践队队员深切感受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创新的活力。许营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镇政府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了西瓜文化节、民俗展览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鼓励民间艺人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如剪纸、刺绣等,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许营镇还注重文化创新,将现代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以西瓜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许营镇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为实践队队员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

在为期2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许营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里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队队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新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7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烛光支教队——快乐暑期,筑梦同行。
  • 穿越时光的回廊:探寻乡村遗失的桥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