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青春底色,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于8月2日在潍坊临朐嵩山生态旅游区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实践指导老师韦宁的带领下相继展开调查研究。
积极培育新动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践队通过拜访嵩山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得知,嵩山生态旅游区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打造绿色能源基地,成立专门班子,主动加强沟通,全程搞好服务,顺利完成了生态红线区划调整、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审查。当地持续推进镇区搬迁改造,加快旅游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嵩山生态旅游区的核心服务区,加快嵩山小学配套建设和九杰小学改扩建工程,镇区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实践队员明白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同时实践队也明白了只有适应新形势的乡村治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 
建设营销农产品,乡村产业唱主角 
    紧接着,实践队通过调查得知该区以“两桃一瓜”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蜜桃、猕猴桃和佛手瓜“两桃一瓜”,规划建设5万亩蜜桃生产基地,沿河发展猕猴桃,构建具有嵩山特色的农业发展格局。今年新发展蜜桃、猕猴桃,到年底全区蜜桃发展到5万亩,猕猴桃发展到2000亩,佛手瓜、芸豆等高山蔬菜发展到2万多亩,建成“春赏花、夏摘菜、秋采果”的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以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围绕蜜桃、芸豆等特色主导产业,出台激励政策,在品牌基地认证、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充分发挥嵩山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大面积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着力将嵩山农业打造成安全农业、健康农业的代名词。当地通过抓好果品冷储交易市场建设,完善恒温库设施配套,加快露天交易市场建设。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打造电商平台,再配套建设冷库。依托冷储交易市场组建合作社联合社,搞好市场运营,推进农超对接、农厂对接、农校对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乡村色彩展宏图,特色旅游向未来 
  实践队了解到该区按照“丰景美镇靓村”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以嵩山主景区为重点,以淹子岭、龙潭湖两个露营基地为依托,加快旅游道路、标识和厕所建设,实施文化挖掘和夜晚亮化工程,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露营小镇”。积极争创北黄谷中国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建设村标,着力彰显各村特色,努力把北黄谷、淹子岭等村庄打造成乡村旅游标杆村。深入实施“嵩山人家”农家乐提升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评选“十佳民宿”,提升农家乐建设档次和接待水平。
  实践队深入挖掘嵩山的齐长城文化、晏子、李靖、孙膑等历史名人文化,深刻体会到强化对外宣传推介,提高嵩山旅游文化品位和厚重度的重要作用。嵩山生态旅游区加大与中央美院等美术院校以及摄影家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建设“书画创作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继续实施“十个一”工程,突出电影《编外媳妇》的宣传推介,抓好杏花节、桃花节等文化活动,齐鲁嵩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经过一系列调研学习,实践队从中领悟了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是擦亮青春底色的重要方式。实践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在未来,实践队成员们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王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精神实践队
时间:2024-08-07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东昌葫芦,感受雕刻艺术
  •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当下,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喜爱日益高涨。近年来通过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例子不
  • 08-07
  • 以青春之回响,打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为了探寻青年发展与乡村
  • 08-07
  • 畅通乡村血脉,铺好乡村振兴幸福路
  • 为了更好的了解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新面貌,新环境,以此更好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曲阜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