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泰州7月14日电(通讯员叶聚典)
导语:
2025年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安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艺术启蒙"为核心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7月中旬,志愿者们以色彩为媒,以创意为引,带领社区孩子们在绘画中探索、在互动中学习,用专业与热情点亮了孩子们的艺术之路,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深化了对艺术教育本质的理解。
正文:
2025年7月14日,阳光透过东安社区活动室宽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彩纸的清香和孩子们抑制不住的兴奋低语。“红心研墨”,这支由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大学生组成的队伍,他们的信念朴素而坚定:学习,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对于这些刚刚开始探索世界的幼小心灵。在东安社区略显安静的空间里,孩子们的笑声、讨论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夏日交响。志愿者们用青春的智慧和热情,为社区的暑期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也让那些陪伴在侧的家长们,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期待的光芒。
分层教学见成效
"红心研墨"团队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特点,设计了差异化活动方案。志愿者安排6-7岁的低龄儿童参与"工具轮换"游戏,8-10岁高龄儿童则进行"色彩联想"讨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他们所在年龄段的学习体验。
趣味导入抓注意
“红心研墨”团队将目光投向艺术的启蒙,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三原色”奥秘的奇幻之旅。他们笃信:对于幼儿,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感知,在于动手实践,而非技巧的灌输。活动伊始,一段充满童趣的动画短片瞬间抓住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屏幕上,三个活泼的“色彩精灵”——热情的红、明亮的黄、宁静的蓝,在快乐地嬉戏追逐。当它们相互碰撞、拥抱时,奇迹发生了:红与黄交融成温暖的橙,黄与蓝混合成清新的绿,蓝与红碰撞出神秘的紫……孩子们屏息凝神,小脸上写满了惊奇与期待,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奇幻的色彩世界。志愿者们现场演示的色彩混合实验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反响。当看到颜色变化的神奇过程时,孩子们都兴奋不已。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
自由创作展想象
在自由创作环节,孩子们用学到的调色技巧和点、线、面画法,在B5画纸上尽情挥洒创意:有的画出彩虹色的小鱼,有的勾勒出会变色的花朵,还有的用色块拼出想象中的太空。中途播放的“颜色之歌”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歌声中夹杂着对色彩的稚嫩解读。活动结束时,三十余幅充满童真的画作在墙上一字排开,志愿者与孩子们站在作品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个被色彩点亮的午后。
教育理念现真情
当孩子询问“我画的彩虹对吗”时,志愿者回答:"你心里的创作是最特别的"。这个温暖的互动,体现了志愿者的教育理念:艺术教育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在欢快的音乐声《颜色之歌》中,参与的小朋友们一个个地展示自己的画作,并介绍绘画理念。这些充满童趣的画作,记录了孩子们在艺术启蒙中的成长与收获。
这个夏天,东安社区的孩子们用色彩描绘了心中的梦想,"红心研墨"团队则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未来,团队计划将社区美育活动常态化,并不断拓展科学探索、传统文化等新主题,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正如团队成员所说:"当艺术遇见童真,当教育融入爱心,每一个夏天都会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