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道】 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红廉印迹·非遗传承”实践团赴宣州区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1日至7月5号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红廉印迹·非遗传承”实践团走进宣州区,先后探访皖南花鼓戏博物馆、宣城市博物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中国宣纸文化园,用脚步感知红色历史,用双手触摸非遗温度。
初遇非遗:花鼓戏里的千年乡音在皖南花鼓戏博物馆,木质戏台上斑驳的戏服、陈列柜里老旧的戏本,无声诉说着这项国家级非遗的沧桑岁月。当非遗传承人陈老师现场演示《打瓜园》选段时,俏皮的唱腔与灵动的身段让我们瞬间沉浸其中。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我们笨拙地学习花鼓戏的“十字步”和锣鼓节奏,尽管动作生涩,但油彩描画在脸上的温度、竹板敲击在手心的震颤,让我们读懂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
触摸历史:博物馆里的文化课堂
走进宣城市博物馆,青铜器上斑驳的纹路、泛黄的红色家书、明清时期的廉政碑刻,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在“千年宣州”展厅,汉代青铜弩机上的使用痕迹引得同学们驻足讨论:“这些磨损缺口,可能是士兵在战场上反复拉弦留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