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旨在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融入实际教学场景,通过与小学生的近距离互动,检验学习成果,积累教学经验。
为确保活动效果,红心研磨团队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团队在故事分享环节反复筛选,最终确定《小象的耳朵》等适合的篇目,这些故事篇幅适中、寓意鲜明,团队成员还亲手绘制小象简笔画、准备树叶道具,增强故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作业辅导环节,团队针对不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分类整理资料,设计出符合各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的讲解方法。
故事分享现场,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讲述《小象的耳朵》时,通过模仿小象的动作、运用树叶道具,将故事场景生动再现,孩子们被深深吸引,跟着一起模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故事讲完后,团队成员引导孩子们思考讨论,当听到孩子说出“自己的耳朵有自己的用处”时,大家深刻感受到文学故事在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方面的独特作用。
作业辅导过程中,团队成员因材施教。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看图猜字”等游戏化教学方式,帮助他们轻松掌握字词;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指导阅读理解技巧,教他们从文中圈画关键词、提炼段落中心句。有个孩子在作文表达上比较单一,团队成员以《小象的耳朵》为切入点,鼓励他挖掘生活中独特的感受,后来他写出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句子,让团队成员备受鼓舞。

结语:此次实践是红心研磨团队践行教育初心的一次生动实践。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作为未来教师的责任与价值。同时,大家也认识到自身在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等方面的不足。未来,团队将继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范生的担当,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