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泰山皮影世界,追溯千年光影脉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也是滋养民族创造力的源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泰山皮影戏承载着泰山地区千年的文化记忆,然而,在时代的浪潮下,它也曾面临传承困境。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创新和复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策,深入了解泰山皮影戏的传承现状、艺术特色以及其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感受这古老艺术形式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认识传承和保护它的重要性,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岱影薪传实践队于2025年7月15日奔赴泰安等地,深入探寻泰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助力这一传统艺术重焕生机。
初遇泰山皮影戏,那独特的艺术魅力便深深吸引了我们。灯光亮起,皮偶在幕布后灵动跳跃,伴随着艺人的唱念做打和独特的“十不闲”技艺,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古老而神奇的故事世界。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不仅仅是为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是惊叹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那精美的皮偶制作工艺,细腻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无不彰显着民间艺人的匠心。
然而,在深入了解后,我们也看到了这门古老艺术面临的严峻挑战:传承人才匮乏、观众群体日益缩小、市场开发不足……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保护与传承泰山皮影戏已刻不容缓。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走进了泰山皮影艺人的工作室。在这里,我看到了艺人们制作皮影的全过程。一块普通的牛皮,经过泡制、刮削、打磨等多道工序,变得薄如纸张却又坚韧耐用。随后,艺人用手中的刻刀在皮面上精雕细琢,每一刀都饱含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执着。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皮影作品在艺人手中诞生,我深深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几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我们也亲身体验了皮偶制作的复杂工序。从选皮、制皮,到画稿、雕刻、上色、装订,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在雕刻时,稍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不易,也明白了匠心的真谛。我们还参与了皮影戏的表演排练,学习操纵皮偶,练习唱腔和配乐。看似简单的皮偶操纵,实际需要手、眼、脑高度协调,才能让皮偶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亲身体验,我们对泰山皮影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泰山皮影戏,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我们走进学校,为孩子们举办皮影戏讲座和体验活动。当看到孩子们被皮影戏深深吸引,亲手制作皮偶、操纵表演时露出的兴奋笑容,我们感到无比欣慰。那一刻,我们明白传承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和直播,展示泰山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和表演片段,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士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泰山皮影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承载着泰山地区历史文化和民众情感的宝贵财富,泰山皮影戏承载着泰山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传承不能仅靠热情,还需要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通过与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让古老的泰山皮影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传承的道路上,或许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让泰山皮影戏这颗民间艺术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在保护与传承泰山皮影戏的道路上,用我们的努力让这颗民间艺术明珠永远闪耀。(通讯员 高涵钰)
来源:岱影薪传实践队
时间:2025-08-2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