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怀揣崇敬与热忱,奔赴横山新四军第一支队旧址。当实践队员踏入这片承载历史的土地,一场与先辈对话、与历史共鸣的特殊历程正式开启。大家期待着从遗迹中解码革命密码,传承红色基因。
一、暑期赴约,开启红色对话
夏日的阳光洒在革命热土,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奔赴增添一抹亮色。初入旧址,队员们驻足凝视,轻轻触摸石碑边缘,触感冰凉,却因文字传递的炽热信仰,让每个人明晰此行意义——回溯历史,感悟先辈热血担当,让红色基因在触摸与凝视中,悄然植入心间 。
二、初抵旧址,肃穆浸心
横山,如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护者,承载厚重革命过往,静静伫立岁月长河。实践队员踏入旧址区域,庄严肃穆气息瞬间包裹众人。
“横山革命纪念展”标识在建筑墙体醒目矗立,似在无声讲述往昔烽火里的可歌可泣。镌刻“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的石碑,于阳光下闪耀,其上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阐述,如利刃穿透时空,直抵内心。队员们凝视石碑,深知此行意义——回溯历史,感悟先辈热血担当,让红色基因在凝视与思索中悄然扎根 。
三、展厅探史,光影溯往
步入室内展厅,历史画卷缓缓铺展。珍贵史料、图片与复原场景,合力拽着众人回到战火纷飞年代。
陈列区里,新四军第一支队发展历程清晰呈现。从组建背景的艰难抉择,到横山抗日筹备的殚精竭虑,每个环节都映射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于艰难时局不懈谋划的决心。墙上历史照片中,先辈面容坚毅,破旧军装难掩眼神里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黑白影像虽历岁月,热血激情依旧清晰传递 。
一尊新四军战士铜像巍然矗立,手握钢枪、身姿挺拔,似随时奔赴前线搏杀。铜像周边,横山战斗记载详实。伏击战的巧妙布局、遭遇战的顽强抵抗,文字与实物交织,生动还原激烈战斗。队员们驻足,透过布满岁月痕迹的旧物,仿佛看见先辈浴血奋战守护土地的模样,震撼与敬意在心底翻涌 。
四、交流共鸣,精神接力
参观途中,队员们不时驻足交流。望着先辈简陋生活用具,队员感慨:“先辈们苦境中坚守抗日信念,舍生忘死,咱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好好珍惜、努力奋进!” 讲解员道:“新四军精神是不怕吃苦、不惧牺牲、一心为民,新时代里,就得把这精神融入工作生活,遇困不退缩,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
参观尾声,团队于旧址庭院集合。实践团队负责人动情发声:“来此,为铭记历史,更传承精神。新四军第一支队战斗历程,是生动爱国教材。先辈热血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需代代相传。盼大家以先辈为镜,把爱国情、强国志化作行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中国梦献力!” 话语落下,队员们眼神坚定,革命精神传承的火种,在交流与誓言中愈发炽热 。
五、别时回望,砥砺前行
离开旧址,夕阳余晖为革命热土镀上暖光。队员们心中,波澜因参观久久难息。此次参观,不只是历史回顾,更是深刻精神洗礼。大家真切触摸历史温度,感受革命精神磅礴。这份力量,将化为前行动力,驱动队员们在各领域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续写当代红色华章,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誓言在实践闪光,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汇聚成民族复兴强大洪流,让先辈精神,借新时代春风,吹进更多人心里 。

图为横山新四军第一支队旧址 东进苏南介绍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傅文佳供图

图为衡山新四军第一支队旧址 游览新四军战斗过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侍林婧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