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学院赴重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导语: 为在广袤乡村中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2025年7月3日至10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春调色盘”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重庆市合川区,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致敬、科技体验、教育帮扶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实践活动。学子们聆听烽火岁月,感受现代农业魅力,播撒知识种子,探寻历史遗迹,在服务与学习中砥砺初心,收获成长。
 
 
  本次实践内容丰富多元,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全方位了解国情乡情,激发使命担当:
 
一、 致敬最可爱的人:聆听烽火岁月,传承英雄精神
   服务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专程拜访了居住在村里的抗美援朝老兵秦炳南。年逾90岁的秦炳南爷爷精神矍铄,向围坐身边的青年学子们动情讲述了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从跨过鸭绿江的义无反顾,到冰天雪地中的艰苦卓绝,再到战友们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一个个鲜活的战斗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历史画面,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长河之中。当老人拿出珍藏的军功章和老照片,讲述其背后的故事时,现场肃然起敬。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并详细记录了老人的口述历史。活动尾声,同学们向老英雄献上鲜花和慰问品,表达崇高的敬意,并承诺必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其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这次拜访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寻访,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

团队拜访退休军人秦炳南 (摄影:邹宜伶)
 
二、 探秘智慧农业:走进无土栽培大棚,体验采摘乐趣
   离开历史的烽烟,服务团走进了代表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的生态农业园无土栽培大棚。在技术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采用先进营养液循环系统培育的各类作物,特别是挂满枝头、晶莹剔透的小番茄。技术员详细讲解了无土栽培的技术原理、优势(节水、高效、无公害)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意义,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小番茄采摘体验”活动。亲手触摸饱满的果实,感受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品尝新鲜采摘的甜美滋味,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更对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兴农”战略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团队参观无土栽培小番茄 (摄影:邹宜伶)
 
三、 筑梦童心港湾:支教课堂播撒知识与希望
  带着对乡村未来的关切,服务团为当地孩子们开设了趣味知识课堂。支教队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趣味科普小实验”:通过简单有趣的物理、化学小实验,用明矾写出透明的字,再喷上碘伏来显形,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红色故事润童心”:结合拜访抗美援朝老兵的亲身经历,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英雄故事,播放爱国主题动画短片,认识了解“小萝卜头”教唱红色儿歌,在幼小的心灵中厚植爱国情怀。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回答问题,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
 “创意手工坊”:带领孩子们用画笔画自画像,或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队员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和陪伴,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欢乐和温暖的关怀。
四、 踏寻历史足迹:探访钓鱼城,感悟古战场的壮阔与意义
  而后,安徽理工大学学子来到了承载厚重历史的钓鱼城遗址。在讲解员或带队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古城门、城墙、炮台、护国寺等重要遗迹。通过详实的史料介绍和现场感受,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发生在宋元之际那场旷日持久的钓鱼城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战略地位以及军民同仇敌忾、坚韧不屈的抗战精神及其在世界军事史上的重要意义。站在古战场上,眺望山河形胜,抚今追昔,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以及守护家园的智慧与勇气。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升华,与拜访抗美援朝老兵的活动形成历史回响,让同学们对“爱国”二字有了跨越时空的深刻理解。

团队参观钓鱼城 (摄影:王卓)
 
此次“三下乡”活动以其内容的深度和温度,赢得了广泛好评。
   抗美援朝老兵秦炳南感慨道:“看到这么多大学生娃娃来听我们这些老家伙讲故事,关心我们,心里暖洋洋的。希望你们记住历史,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生态农业园负责人表示:“大学生们的到来,特别是对无土栽培的兴趣,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希望。他们的新鲜视角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参与支教活动的小朋友们都开心地说:“哥哥姐姐们做的实验太好玩了!我还学会了画各种各样的东西!”
  团队队长邹宜伶总结:“这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沉浸式的思政金课。同学们在倾听历史回响中坚定了信仰,在感受科技脉动中开阔了眼界,在服务乡村儿童中奉献了爱心,在踏寻历史遗迹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团队支教大合影 (摄影:王卓)
 
  从硝烟散去的英雄居所,到生机盎然的科技大棚;从充满童声笑语的支教课堂,到回荡历史足音的古战场,安徽理工大学学子的足迹深深印刻在合川区的土地上。他们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在感受时代发展中增长见识,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价值,在历史回望中明晰担当。这段难忘的“三下乡”之旅,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青春的远征。学子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在求知的道路上奋进,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来源:青村调色盘
时间:2025-08-04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土木建筑学院赴重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和合枝小队黔江行:在烟火与文物之间,看见中国民族团
  • 少子化浪潮园所探新途
  • 在少子化时代背景下,持续走低的生育率导致适龄入园儿童减少,幼儿园结构面临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因生源萎缩不得不撤并园所,而人口流入
  • 08-03
  •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实践团赴黑龙江省开展农田水利法
  • 感悟九旬老兵家国情怀  砥砺青春奋斗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