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校园霸凌 强化防范意识
活动开始时,宣讲员温丽燕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这一错误观念为何产生?”等一系列问题,并以此切入明确了语言、行为、关系、网络等不同的霸凌形式,阐述其带来的危害。志愿者与孩子们友善互动,通过问答和情景带入的形式讲解。例如,“被取外号嘲笑是霸凌吗?”“玩游戏不带你算霸凌吗?”面对这些问题,宣讲员一一解答,帮助孩子们识别生活中的隐形霸凌,提醒孩子们校园霸凌保持敏感,有效提高了孩子们辨别霸凌行为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
图为宣讲员温丽燕与学生讲解什么是“校园霸凌 ”。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直面霸凌创伤 埋下反霸凌火种
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霸凌带来的心理创伤,温丽艳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一张纸的启示”。她组织孩子们利用一张平整的纸,随着听到的霸凌行为把纸张折叠,最终纸张布满皱褶。温丽艳说道,随着讲解,纸张越来越皱,孩子们也明白了伤害会积累,难以完全抚平。通过这一生动形象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同理心,让孩子们深刻共情被霸凌者的心理创伤,带领孩子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霸凌对受害者带来的长期影响,更激发孩子们主动拒绝校园暴力,维护公平的正义感,让孩子们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反对校园霸凌”的种子。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带着孩子们动手实践的形式更容易让孩子们记住霸凌的危害。”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友好互动。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预防校园霸凌 呵护花开无忧
对于如何预防霸凌,宣讲团队从平时行为规范方面向孩子们提出了三项倡议:在同学相处时友善相待,和睦相处,礼貌相对,不做校园霸凌的“霸凌者”;生活中建立自信、结交朋友、要学会用坚定的语言拒绝霸凌,不做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发现身边霸凌行为要及时报告,及时予以援手,不做校园霸凌的“旁观者”。同时,志愿者们对遇到霸凌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即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对霸凌行为认识与批判意识增强,活动热情明显高涨。在场儿童纷纷表示:“以后绝不参与欺负同学,要帮助被欺负的同学。”
图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合影。

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本次志愿活动的意义不只体现了青年学生对未成年校园霸凌的关注,呼吁对儿童校园环境的重视,从源头上预防校园霸凌行为的出现,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社交观念,更彰显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担当。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校园霸凌。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校园安全议题,巩固宣讲成果,为预防校园暴力工作、呵护儿童在阳光下成长注入青春力量。(通讯员 何艾洁 何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