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游中山陵,明心中志
7月12日,早晨七点多,我就坐上了大巴,来到南京的第一站我想的就是前往中山陵去一睹其壮观景色,去看看那个“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来到了中山陵,一进入陵园,就可以看见一块大大的牌虛,牌匾上写着〞博爱〞两个大字。走过一段长长的小道,眼前出现的是三百多级的台阶,台阶的顶端,就是伟大的革命先烈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山陵正好是在钟山脚下 ,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我敞开胸怀,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心情自然舒畅。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我从博爱坊进去,蹬至台阶再到陵门 ,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直抵紫金山中山陵,蹬至石阶尽头的祭殿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直至今日来膽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我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这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我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继续往前走,是一条长长的道路,两边尽是高耸的松柚,一直向前延伸,将整个陵园都包了起来。穿过林荫大道,就到了中山陵的正门了。
大门上有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走进这里算是真正进入中山陵。从大门进去,会路过一个碑亭,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墓碑,显然那是孙中山先生的。当我来到了台阶下,在那么一瞬间,忽然感到自己刚才所看到的都是冰山一角。现在出现在面前的,乃是落差高几十米的台阶,足有三百九十二级。我一边感慨,一边沿着台阶往上爬,爬到祭堂前,回头俯视,感觉自己好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凌驾众生。
再看中山陵祭堂,是那么的神圣,那么宏伟,上面还写着“天地正气”,那字体苍劲有力,是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祭堂里的雕像如真的一般,把孙中山先生的五官、动作刻画的栩栩如生,好像他就站在我面前。那神态自若的样子,像是天下大事他都了如指掌,同时也让我心生敬畏。
灵堂的南门,还有一扇小门,门上写着” 浩气长存” 四个大字。人们都说,在这扇大门里面,有一个紫檀做的棺材,先生就躺在里面。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这句话。这句话也激励着现在的我,相信也激励着许多的人们努力奋发向上,想要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孙先生心中的那个屹立于世界上的强大国家。
在参观过中山陵之后,我的心里极为震撼,不仅仅是景色,同样也是心中的那份热血,我希望我以后可以成为那个努力奋发的人,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越来越好。同样也不仅仅是我,我们都会努力。那样相信也不会愧对与孙中山先生对我们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加油把祖国建设地更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通讯员 张慧娜)
时间:2022-07-16 作者:张慧娜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