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大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足迹,忆百年党史

7月14日,我来到六安金寨县,寻访当地的一间革命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其背后的一段段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金寨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够明白红色革命精神的深刻含义。
通过在网络上的查询,我对与革命博物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1982年邓小平先生曾为其亲自题写馆名。前有广场围墙,假山喷泉,后有长廊庭院,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和将军事迹四个部分,共七个展厅,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
走进序厅,便感受到庄严肃穆氛围,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浮雕《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两侧放置金寨境内组建的12支红军主力部队军旗的雕塑和史迹电动图。《金寨县革命史迹图》充分显示了金寨县从1921年至1949年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斗争的历程,过去的那段峥嵘岁月仿佛真切的浮现在眼前。随着脚步往前走,是按四个时期、通过史物结合,来展示了金塞县革命史的《革命史厅》。抗日战争时期金寨儿女响应征召,东进抗日。在数十年的革命疾风暴风中,金寨县十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用生命和鲜血支援了革命战争。在随后的《将军展厅》、《烈士厅》都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功臣,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辉煌篇章。他们的革命风骨和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所有人的仰慕与敬佩。
里面还有着这样一块石碑—红军公田碑,这块看上去有些简陋的石碑,却完整见证了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的历史。石碑象征着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的精神,它像一把火炬,闪射着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千千万万贫苦农民胜利前进的方向。在革命进程中,不只是伟大的将军战士们的奋勇拼搏,也有普通平民无畏的砥砺前行。
在参观完大部分展厅后,我明白了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数开国将军们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那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始终是抹不去的光辉记忆;那不屈不挠的革命先烈,永远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丰碑。金寨人民始终传承、践行着“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而我们正是要学习他们所流传下来的红色精神,学习了才能够更好地继承。虽然我们与革命前辈处于不同的年代,但是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先辈们所确立的精神理念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更应该时刻不忘革命传统。在如今的新时代,时刻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不断努力。
寻访红色遗址,重温峥嵘岁月,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次缅怀先烈的实践,更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安徽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遗址遍布江淮大地。回顾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让我重温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在江淮大地上浴血奋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也让我对于如今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感到倍加珍惜。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今天,开创美好的明天,我们始终要在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的路上不畏艰险,拼搏前行。(通讯员 董曼琪)
 
时间:2022-07-17 作者:董曼琪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青春恰似火,与爱共偕行
  • 青春恰似火,与爱共偕行
  • 曲阜师范大学“正音逐梦“实践队赴汶上县军屯乡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雏鹰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于7.4日起开展
  • 07-16
  • 追寻红色足迹,牢记使命担当
  • 为继承发扬大建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鼓励同学们重温红色圣地革命历史,2022年7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岳琴、许岚、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