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绍兴风采依然,古镇韵味犹存
安徽学子三下乡:绍兴风采依然,古镇韵味犹存。绍兴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内含的著名水乡古镇,它古道悠悠,拥有水乡人家的小桥流水,一座座石桥飞跨在绿色晶莹的碧水古道之上,乌篷船悠然驶过,构成了一幅华美的水乡画卷。绍兴文化古城就是一处美丽的江南水墨画,在粉墙,黑瓦和青石板的小城之中,弯弯曲曲的河道之帮是临水而立的人家,河岸之边依依杨柳随风舞动,还有革命文学家的诞生于此,给绍兴古城增添了更为浓郁的文化气息,古色古香的建筑,都在预 示着绍兴古城的文化底蕴。当我了解到这些时对绍兴愈发的感兴趣,期待着有幸欣赏的那一天,时间慢慢流逝。期待终如愿。我踏上了前往绍兴的路,那天很清爽,天上浮着几缕白云,随着风摇摆的很轻快,我的心也是如此。到达之后,我本想循着计划好的路线慢慢品味,可在此之前我走进附近的一个商场去俯瞰了这老城的冰山一角,有小桥流水,有车水马龙,人们熙熙攘攘,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烟火气。反思自己却常常抱着手机视而不见,这次的旅行也让我醒悟了我生活的拘泥,并意识到缺少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慢节奏的生活。绍兴本就是这样一座现代化和“古镇风”同时存在的城市,优雅而不过时,风韵百年依旧。人也应当如此,快是为了慢的悠然,慢是为了快的高效。生活如果只剩下快的高效,那生命也只局限于活着,更深远意义也在高质量的快和低质量的慢中慢慢沉没。匆匆走下商场,推开这扇门,外面就是久违的浙江古城绍兴。在一个陌生街口的转角,蓦然的转身像是不经意抽散的画卷锦绳,散落展开了一幅绝美画卷,粉墙黑瓦青石板,一步一帧水墨韵。在诗画里也不过是如此了吧。我忘我徜徉在这诗画般的小桥流水,时间飞逝,我没有丝毫察觉,只记得天蓝水清风和,水乡的温柔尽显,青石板一步一轻响,流水时不时传来流淌的清脆,远处传来的清香在眼前绘出了一朵优雅的丁香。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不允许我体验那诗句中久违的“雨巷”,若是可以我也愿一睹丁香姑娘的盛世美颜。我不禁叹道,生活正应当如此高效的浪费!这才是快生活该有的高效,慢生活该有的悠然。匆忙的午餐过后,我去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我来之前就幻想过那一定是一个朴素而古老的房屋,里面一定充斥着墨香久久而不能散去,那是拯救无数国人的药,鲁迅先生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医治着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的伟大人民。屋子很大,远看就有一股严肃而神圣的样子,同鲁迅先生的容颜一样。我进入屋子之后,望着这位伟人曾生活的地方,不禁想起那些他曾写出的文章诗句,在我年少时曾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把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句句精简干练的话,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国为民的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有中国魂的作家。当代我们青年也应是如此,不要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丧失悠然的慢,以至于无法审视自己的灵魂,而被一些“自暴自弃”者干扰,我们要自顾自地向上走,摆脱冷气!在国家需要你时挺身而出,俯首俯首甘为孺子牛,发扬民族魂中奉献的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已经来离我们而去但文章与精神不朽,先生千古常存。绍兴的人文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特别是当我们融入快节奏生活时不要忘记慢节奏悠然的享受生活,不要让生活仅仅是活着那么简单,不要因此失去自我的灵魂,被匿名网络上的有心之人蛊惑,要紧跟前辈的脚步,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自己奉献,努力朝着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期望的那样的向上走去。(通讯员:侯庆玲)
时间:2022-07-16 作者:侯庆玲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