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学子三下乡:山东学子走进铝都,探索中国铝业发展之路

七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蝉鸣清脆,一声一声的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
以前的七月,刚刚从学校放假回到家中的我,经常是贪图于娱乐,左边一台游戏手柄,右边一对蓝牙耳机;但这个七月,因为三下乡,我的暑期变得不再单调,不再乏味,我在三下乡中收获了不少珍贵的果实,我体验了生活的快乐与困难,队员之间的团结,师生之间的情谊。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镌刻在了我的心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根据实践的主题和要求,我们来到了中国铝业之都山东临朐,参观学习华建铝业集团。铝业的进步对于中国工业的推动作用巨大,同时,铝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在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工业进行了“时代点名”,将人们的情感辐辏于中国工业一个又一个的“代表作”之中,让国家发展和人民情感产生了强烈共鸣。
近两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图为华建铝业调研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娜 提供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曾说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说的是,知道和理解得越清楚,行动和实践越扎实,进而认识和理解也就会更加清楚。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再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回想过去,我们整日待在安逸的校园里,终日学习课本上那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推导滞涩的逻辑和成套的理论。
但即使我们学习再过出色,分数再高,当我们真正亲自躬身去做一件事情时,也会发现实践与书本上知识,这两者存在天壤之别。
我在《金属工艺学》课本上学习过铝型材的知识,但那只是九牛一毛,经过实践,我认识到铝型材外壳是在以铝热挤压方式得到的铝型材上加工出的外壳,灵活性高,深度可以任意切割,它的便捷性是其他种类的外壳无法比拟的;
我还认识到,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要求,铝合金走线架设计为全开放式裸架,可以吊顶走线、沿墙走线及立式架走线。承重效果好,且美观方便,利于日后维护检测检修。
更有甚者,我们整个团队,在这次实践中认识到了木材、钢材和铝材,三者之间的互补互利。
目前,中国是世界模板生产大国。国内建筑施工用各种钢材料用年钢量达到3000多万吨;木胶合板模板使用量达到1200多万立方米。建筑业的木材消费量非常大,目前建筑业的木材消费量约占全国木材消费量的30%。因此,为了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生存环境,除了“以钢代木”之外,还需要开发其它材料的模板,如“以铝代钢”、“以铝代木”等。近年来,铝合金模板替代传统模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昔日,我们团队还在傻乎乎的认为国家的木材很多,砍了再种,种了再砍。殊不知,在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的要求下,铝材料的轻便化发展已经在逐步的取代木材的应用。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在华建铝业的调研学习之旅,我们明白了要在实践中学习;还明白了中国铝业的进步与发展,学习了铝业在中国工业建设道路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图为团队参观华铝展览馆。通讯员王娜摄

我们的履历不仅要有丰厚的书本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社会经验。未来和远方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离开这一站,但是所有的故事已经烙在记忆里,下一站也同样重要。最后,当汗水洒下土壤,那个青涩的自己已成为过去,三下乡,成就了我,也成就了大学生更好的明天。
时间:2022-07-15 作者:冯斌元 来源:冯斌元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