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观红色遗址,望烽火岁月

回望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独立,建立丰功伟业,铸就了伟大爱国精神。为切实推进学习百年党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7月15日,我们冒着炎炎烈日前往安徽省独山镇革命旧址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上山后,初入眼的那灰色的砖墙,沙瓦的屋面,飞翘的檐角,精细雕刻的梁柱和木质结构的门楣,这清一色灰白系的徽派建筑,庄严而典雅。而那“一镇十六将”的红色历史,更是为这古镇添一丝厚重。只那一眼内心便油然升起一丝敬重,而这份敬重在实践过程中愈加强烈。

     再往上走,最显眼的莫过于六霍起义纪念塔,那塔下层层的阶梯,不正象征着起义的艰难,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大无畏精神。那屹立于天地间,直指苍穹锐不可当的利剑形的塔主体,不正是象征着农民武装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喻示着独山镇在党的领导下,势不可挡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浮雕墙生动展现暴动时的场景,而塔碑用文字记录下当时暴动经过和意义,也记录下暴动时无数保家卫国的战士数目以及那些为国牺牲的爱国壮士。阅读了塔下碑文的内容,我久久震撼在塔下不能自拔。我相信在暴动之下他们的内心始终秉承舍小家保大家的信念,奋不顾身投入战争之中。这一份爱国之情是生活于和平时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在去纪念馆老街途遇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那门楣上高高嵌入的六安县立第四高等小学,谁能想到正是这里萌发了希望的火苗并燃起熊熊大火,革命的思想从这里传递到独山的家家户户,革命的火苗点燃独山人民的保家卫国豪情。跟随队员走进指挥部,眼前仿佛出现11月7日那晚,面临秋收起义计划的暴露险境,多名革命指挥者在此处紧急商量,他们经过多次商讨,反复斟酌,不断对战况进行推演,最后郑重地做出一举改变战局的伟大决定,代表中共六安中心县决定提前举行武装起义。在这片灰白色建筑中,一抹抹红色在此刻爆发,这一抹红色冲破云霄,不受任何力量的压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现在,我站立在这一片小小的灰白色房子里,内心却感受到一股热血澎湃的力量。仿佛来自过去的力量依然存在,它存在于前来怀恋那烽火岁月的每一个人,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共鸣,对祖国热爱的共鸣。

      最后我们到达六霍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五个展区:《山雨欲来》、《独山暴动》、《苏区春秋》、《红旗飘飘》和《丰碑长存》。每一个展区,那一帧帧、一幕幕都向我们展示了独山镇人民面对压迫时的奋勇反抗。几尺长廊,每一框照片,每一段文字讲解,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长眠于这一片土地,后代留下一片安宁。我们在碑文上了解他们的过往,在轻而薄的书页上记下了一个个沉重字符,那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和辉煌。
 
      回首中华百年奋斗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辉煌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有目标,有理想。要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时间:2022-07-15 作者:王凤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瓜果飘香,筑梦振兴
  •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
  •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
  • 在信访工作中,我们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到信访工作中的难处,在具体的事务中也能够领会到信访工作人员协商处理事务的智慧。在信访实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