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渔歌今犹在,数字非遗焕新生

7月12日上午,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走进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的象山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渔文化探索之旅。作为全国首个海洋渔文化专题场馆,该馆通过四层主题展厅,以生物标本、历史文物、非遗技艺和数字科技等多维展示方式,生动呈现了东海渔民的生产智慧与生活哲学。

一、渔海传颂:从生物标本到渔具文明的生态史诗
步入一楼“渔海传颂”展厅,巨型柠檬鲨标本与剑鱼骨骼模型瞬间将小分队的成员们带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展厅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为核心,陈列着上百件贝壳、鱼类标本及渔具文物,其中战国渔币、浙渔100号渔船模型尤为引人注目。“这些造修船工具的手摇钻机和千分尺,竟与现代机械原理相通!”成员闻同学俯身观察时感慨道。
二、渔海印记:裸眼3D重现渔港盛景,沉浸式触摸渔家烟火
二楼“渔海印记”展厅以裸眼3D技术复原了石浦渔港的黄金时代。当成员们站在模拟码头前,眼前捕鱼作业、鱼市交易、渔家厨房等12个历史场景次第展开,仿佛穿越回“满港船灯如星落”的年代。
渔家生活展区陈列着服饰、酒肆器具等展品,小分队的成员们从中感悟渔民“以海为田、以船为家”的生存哲学。当背景音响起悠扬的渔家号子时,有人轻声哼唱,现场弥漫着对传统渔文化的温情共鸣。

三、渔海华章:非遗技艺唤醒文化基因,互动装置链接古今对话
三楼“渔海华章”展厅将非遗技艺与婚俗场景相结合,成员们首次了解到独特的“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之谚。

展厅中央的渔船绳索互动装置更引发阵阵惊叹——拉动绳索时,背景屏同步响起雄浑的渔家号子,仿佛置身惊涛骇浪中的出海场景。而石浦方言猜词游戏则让成员们捧腹不已,‘夜饭吃过未’原来是‘晚饭吃了吗’的意思!”这种“玩中学”的模式,让非遗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四、渔海畅想:影视经典赋能非遗传播,科技赋能文化新生
四楼“渔海畅想”展厅以中国首部有声电影《渔光曲》为载体,结合AR技术展示竹根雕技艺三维分解过程。实践团队重点考察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模式,认为“多媒体装置突破时空限制,契合青年群体文化消费习惯”。该展区通过老照片、胶片与互动屏幕,构建起渔文化与影视艺术的跨界对话平台。
 
作者:叶范玙辰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时间:2025-07-15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青衿筑梦岗岭,彩笔绘就成长
  • 青衿筑梦岗岭,彩笔绘就成长
  •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教育关爱与安全教育下沉基层,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在岗岭社区开展系列特色活动。​
  • 07-15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2025 年 7 月 3 日,巢湖学院相关调研团在马河村葡萄观光长廊调研,响应智慧农业政策。​
    成员在村领导陪同下,观察智慧农业技术
  • 07-15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为响应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政策,了解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2025 年 7 月 3 日,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在安
  • 07-15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7 月 6 日,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深入岗岭社区,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成员化身 “小老师” 辅导
  • 07-15
  • 管理学院“民族团结我践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切吉村
  • 酥香传十代 巾帼守匠心
  • 酥香传十代 巾帼守匠心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致力于探访大运河沿岸非遗文化传承人背后的故事,本篇文章中,南财学子来到了宿迁市皂河镇
  • 07-15
  • 南医学子送温暖:健康服务进社区,爱心相伴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