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泰州7月14日电(通讯员叶聚典)
导语:
2025年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安社区,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美术启蒙活动。7月中旬,志愿者们以"艺术启蒙"为主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社区孩子们探索色彩的奥秘,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创造潜能,为传统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正文:
2025年7月14日,海陵区东安社区的活动空间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趣味美术启蒙课程。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始终秉持“寓教于乐,玩中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他们深刻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大胆创新教学形式,将美术的色彩创意之趣,巧妙地融入到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之中。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教学模式,为东安社区的暑期教育带来了新风尚,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
因龄施教创意佳
教学团队创新设计分层活动方案。通过"工具轮换"保持低龄儿童的兴趣,开展"色彩联想"引导高龄儿童思考,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的学习体验。美术启蒙:色彩魔法师的奇幻工坊
“红心研墨”团队聚焦“艺术启蒙”,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探索“三原色”奥秘为主题的美术魔法课堂。团队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对于幼儿的美术启蒙,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重要得多。活动伊始,一段精心挑选的动画短片瞬间抓住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这直观而神奇的色彩变化,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色彩混合的初级原理。
化理论为实践:马克笔的奇思妙想
紧接着,最令人期待的环节到来了。志愿者们为每位小朋友分发了红、黄、蓝三支水溶性马克笔(或水彩笔)和洁白的画纸,创作过程中,志愿者们轻轻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他们更像是一位位欣赏者和支持者,而非指导者。他们避免对孩子的技法进行过多干预,只在孩子们遇到困惑或需要鼓励时,才适时地给予引导。
双向成长:志愿星火下的心灵共鸣
团队负责人在活动总结中强调,课程设计严格遵循“儿童视角”原则。美术教学把重点放在呵护和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不受拘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上。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无压力的、充满乐趣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为未来的探索之旅播下最初的种子。
这场发生在2025年盛夏的、充满温情的教育邂逅,不仅为东安社区孩子们的童年记忆添上了浓墨重彩、充满欢笑的一笔,更让年轻的志愿者们深刻体悟到了“教学相长”的古老智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当知识的传递以真诚的热爱为底色,以创新的方法为桥梁,成长的奇迹便会自然而然地、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悄然发生。这既是志愿服务的意义,也是青春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