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家庭困境,助力提质增效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横空出世,引发社会热潮。不可否认,“双减”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家长和学生作为与“双减”政策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主体,他们二者因为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家庭困境深切地影响着政策的实施。因此在“双减”政策落实的第二个假期,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研双减队在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困境进行了调研,以期为此困境的解决提供良方。政研双减队队员刘艳杰在她的村庄对一些中小学生进行了访谈。
通过这次访谈,队员刘艳杰认识到农村学生家庭存在着许多教育困境:一是学生家长不能直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农村家长学历低下,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大多数爷爷奶奶都宠溺自己的孙子孙女,容易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落后;三是家长把孩子的教育一味的推给老师,而认识不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访谈和资料显示,造成这些问题的的因素有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长学历、传统观念等等。
家庭是影响孩子教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如果不从家庭这个“根”上找到影响孩子教育的因素,就不能真正的提升孩子的教育。政研双减队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他们从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在山东省、安徽省以及四川省多地进行实地调研,探寻农村学生教育的家庭困境以及影响因素,队员们不惧烈日、走访调研、分工合作,希望能为农村学生教育困境的解决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时间:2022-08-22 作者:刘艳杰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纸上谈兵终究不可行,调研要以实践为根本。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将走出象牙塔,去体会社会
  • 08-22
  • 焦聚难点,建言献策
  •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教育场域中都必须始终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营”的教育状态,真正实
  • 08-22
  • 躬行落地,再接再厉
  • 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研双减”团队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决定各成员在家乡各地实地调研,以采
  • 08-22
  • 调研分析:分析问题,探索发现
  • 政研双减队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工采访实践,完成队长分配的任务后,努力整合汇总实践成果,并于2022年7月13日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
  • 08-22
  • 前期准备:明确分工,贯彻宗旨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月30日,教育部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