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雷剧文化影响力的加强

乡土文化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文化。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系列价值观念,如重农扬农、家庭为本、尊祖尚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以丰补歉等,都是人文精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乡土文化不仅起到“孕育者”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作用。近代以来,尽管中国乡土文化屡次遭受磨难,但其文化精髓并没有丧失,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并在新时期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雷剧是雷州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与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生活、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大量的戏剧作品和经典片段是了解、掌握和研究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雷剧剧本中宣扬的也正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农扬农、家庭为本、尊祖尚礼、邻里和睦等价值观念。
目前雷剧文化在雷州地区影响力较大,但在广东省内影响力仍然欠缺,民众对于雷剧更多的是知道或是短浅的认识,很少能够深入的了解。为深入研究雷剧发展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在校团委的有序组织下,自7月20日起,我们广东海洋大学“雷剧小队”三下乡团队前往雷州市进行学习交流与调研采访。在活动启程前,团队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对之后的社会实践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并与大家进行讨论,以确保行程无误。第一天我们前往了湛江市博物馆和湛江市图书馆借阅书籍,之后便前往雷州,当天晚上我们走访街头观看雷剧街头演出,感受当地雷剧风采的氛围。在雷州期间,我们先后前往雷州市博物馆、雷州三元塔公园、雷祖祠、麻扶村、雷州茂德公鼓城等。并且有幸采访到了老一辈艺术家雷剧演员——林奋老师——国家一级演员以及雷剧小字辈蔡桂宁并谈及关于雷剧发展建议。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于我最具感慨的事件莫过于雷剧文化的宣传,在走访雷州市博物馆时发现博物馆对于雷州石狗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雷剧,在博物馆展厅展示的更多的是雷州石狗文化周边,但雷剧文化周边却少之又少。且近年来网络媒体盛行,愈来愈多的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通过网络走进大家的生活,如吴侬软语、黄梅戏,又或者是旅游城市甘孜藏族自治州等通过短视频分享,让更多地区的人了解到这种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从而带动旅游业及消费,尤其是疫情围绕着的几年,更多的市民想寻找一方净土来洗涤心灵,恰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带来陶冶情操的作用。即使无法通过线下观赏文化演出,但仍可购买相关的文化周边来增加城市及文化的认同感。雷剧也是如此,新时代网络媒体发展迅速,我们更加要抓住发展的机遇,让雷剧的传播走在快车道,制作雷剧相关的周边产品,例如雷剧玩偶,明信片,耳饰吊坠,折扇等等易携带产品。当游客在雷州游玩时可购买纪念以及回到各大城市间接传播当地文化。不仅如此,抖音、快手等网络传播媒介不仅是网络信息的发酵者,也更是文化传播的得力助手,目前已有许多成功的旅游城市宣传典型案例,所以我认为雷州雷剧的发展也可参考这些案例,制作更多契合新时代青年、中老年的网络审美的短视频,激发人们内心对传统追求的赤诚之心,而非只是单纯上传演出视频。
因为疫情影响,很多雷剧演出被迫取消,且面临者线上演出经费告急等问题,迫切需要政府来改善文化产业在疫情期间的发展现状,提供相应经费拓展发展渠道。我认为可以先通过网络短视频拓宽人们对雷剧的认知,吸引更多的群众之后再考虑单独开通线上直播平台,目前仍然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较为妥善,线上直播效益不稳定。雷剧文化传播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使雷剧沦落为快节奏时代下的遗憾品,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成就。
时间:2022-08-22 作者:梁梓珊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人间烟火气,弥散金陵城 ——“人间烟火气”国情观察团
  • 幼麟手记DAY6之槐花星点
  • 实践过半,我们犹记团队建立之初的一句:“我们去甘肃看星星吧”!
    在每一次面对社会实践工作之不可承担之重时,我们总会想起身处此地
  • 08-21
  • 穴坊实践感悟
  • 实践与历练对⼈⽣的发展⾄关重要,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很多,实践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现今我们正
  • 08-21
  • 贤友之行,领略振兴风采
  • 社会实践开展第一天,我跟随实践团乘坐高铁抵达了烟台市莱阳市,实践地点在穴坊镇的东贤友村,由于交通的限制,一行人几经波折抵达了穴
  •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