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双减,社会共同努力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体现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教育将更加重视育人的本质内涵。当前社会落实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战略主题。但同时也体现出基础教育阶段作业和校外培训引发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增加了社会焦虑,破坏着教育生态。 为此,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队针对此情况展开调研。
队员们首先对中小学生展开调查,并调查双减政策颁布的原因背景。调查发现,课业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整体生态失衡的产物,“减负”议题长期存在,校内校外双管齐下的“双减”,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同时,中小学生在面对课业多的背景下身心健康出现问题:“超纲”、“超量”、“超时”、“超前”,“四超”成为学习常态,“学得多、学得难、学得苦、学得烦”。学生们普遍存在较为压抑的心理,中小学生百分之九十表示双减正符合他们的要求与心意。
调查完中小学生,队员们又向家长、老师展开了调查,调查他们对双减政策的看法与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调查发现,家长与老师对“减负”认识不统一,学校执行步调不一致。有些家长、老师认为优大于劣,有些想法则相反。同时发现,学校在落实上忽略差异性,管理出现“一刀切”,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不考虑城乡差异、学校差异,“强制性”标准执行的情况。造成了一部分同学与家长的不满。其次,队员们还发现,学校的配套保障跟不上政策要求,“减负”不成反“增负”。“双减”政策推进,核心在学校,关键是教师、硬件和经费的保障。而教师任务多、负担重和教师补助不到位造成了老师的增负。在进一步调查中,队员们发现家长们的升学需求没有变,“家社”抱团找名目的现象仍然存在。升学需求导致“双减”政策在推进过程中产生“钻空子”、“打擦边球”、“隐形变异培训”等现象。使部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家长的压力负担进一步加深,没有实际性的减轻。
时间:2022-08-22 作者:王辰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实践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