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力落实“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落地后,不少农村家庭因为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没有正确领会精神要义,误读了政策要求,农村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问题亟待解决。2022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队赴山东省烟台市、济南市、日照市开展实践调研,探索“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家庭教育的提升机制,从农村家长的角度指出了家长们应该保持的姿态。
2021年9月,国家“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双减”一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自此,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书面作业的时间有严格的控制,对此农村家长群体呈现出两种心态。大多数家长拍手叫好,极少数家长忧心忡忡。表示担忧的部分家长认为,“双减”政策之前,孩子可以每天在校外培训班里多做一些强化练习,现在孩子回家后没有了作业,上网课的时间也有限,自身文化程度低,根本辅导不了孩子。这一部分家长担心“双减”后自己孩子少了许多作业训练,学习上的竞争力会下降。对于拍手叫好的家长,我本以为他们是真正领悟了“双减”政策的内涵,认为“双减”政策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直到2022年7月11日,我参与有关“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我否定了之前的认知。原来他们说“双减”政策好的原因是:孩子在学校写完了作业,不用家长辅导作业、不用检查签字,关于孩子的教育他们没啥事了。这一类家长狭隘地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指导、督促孩子完成学科方面的作业,认为“双减”彻底解放了他们,从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从此可以看出,不少农村家长没有正确领会“双减”政策精神,误读了政策的相关要求,庆幸自己从教育中脱身,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向了学校。准确来说,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应得到重视。

 
时间:2022-08-22 作者:随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纸上谈兵终究不可行,调研要以实践为根本。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将走出象牙塔,去体会社会
  • 08-22
  • 焦聚难点,建言献策
  •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教育场域中都必须始终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营”的教育状态,真正实
  • 08-22
  • 躬行落地,再接再厉
  • 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研双减”团队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决定各成员在家乡各地实地调研,以采
  • 08-22
  • 调研分析:分析问题,探索发现
  • 政研双减队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工采访实践,完成队长分配的任务后,努力整合汇总实践成果,并于2022年7月13日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
  • 08-22
  • 前期准备:明确分工,贯彻宗旨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月30日,教育部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