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地访村民,双减政策鲜少知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时代在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但是受农村经济、文化、思想的制约,很多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家庭教育相比于学校教育呈滞后的现状。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水平,是教育均衡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什么是双减,没听过没听过”在农村调研中,几乎家长们都这样回答。家长们表示他们由于每天忙于生计,再加上自身学历原因,对政府有关学习的政策几乎都是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习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做父母的帮不了他们。“有时候说的多了,他们也会烦,就这样吧,随他们”,其中一位父母说到。
访谈中的父母由于学历原因,他们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自己没办法在学习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因此部分知道双减政策的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在学校写完了作业,不用家长辅导作业、不用检查签字,关于孩子的教育他们没啥事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指导、督促孩子完成学科方面的作业,认为“双减”彻底解放了他们,从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 
不难看出,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如何让孩子把作业写好,把成绩提高,教育本来就是老师们的事儿,与家长关系不大。家长们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示范、鼓励、疏导等特殊作用。在调研的家长中,他们承认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家庭的建设很重要,也迫切希望孩子长大后摆脱现状,过上理想的生活。但是,对“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的成绩提高。家长没什么文化,在教育上无能为力,所以他们把教育甩锅给学校。日常家庭教育的方式往往就是讲讲道理、呵斥、打骂。缺少引导、沟通、鼓励的家庭教育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以,不要让家庭成为孩子的遗憾。
 
时间:2022-08-22 作者:呼丹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研双减”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纸上谈兵终究不可行,调研要以实践为根本。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将走出象牙塔,去体会社会
  • 08-22
  • 焦聚难点,建言献策
  •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教育场域中都必须始终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营”的教育状态,真正实
  • 08-22
  • 躬行落地,再接再厉
  • 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研双减”团队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决定各成员在家乡各地实地调研,以采
  • 08-22
  • 调研分析:分析问题,探索发现
  • 政研双减队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工采访实践,完成队长分配的任务后,努力整合汇总实践成果,并于2022年7月13日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
  • 08-22
  • 前期准备:明确分工,贯彻宗旨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月30日,教育部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