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深入得了解具有“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观光旅游”示范采油模式的六户管理区。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实地走访六户管理区,学习六户建设的绿色转型知识,学习新型绿色发展理念在油田中的胜利实现。所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团成员怀揣着对六户管理区的热忱与好奇,开始了一天的走访观察。
六户工作人员首先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储油罐,这里错落分布着多功能罐与燃机(全称为气氮燃烧器)。油井多功能储油罐主要由罐体、液气计量机构、压力直读表、油气分离装置、安全、加热装置以及内部密闭流程系统等组成,油井产出介质通过单井管线进入储油罐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供燃机给储油罐加热,剩余天然气供天然气发动机使用或燃烧放空;分离后的液体被直读计量,通过储油罐内的弹性能量将油装车运走;油井需热洗时,与罐连接的热吃流程将加热后的产出水输入油套环空间进行热洗。其中燃机的作用也仅仅不止于给多功能储油罐加热,燃机可为六户人员的食堂提供热量来源,也为六户人员冬季所采用的采暖炉供给天然气,员工所安装的是采暖炉气电两用,因为冬季天然气气量会比夏季要少,容易导致供暖不足。六户人员的成功建设,使油田-燃机-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也用实践践行了“低碳入人心,绿色见行动”。

图为六户管理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储油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明泽 摄
随后,六户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光伏电板分布区。胜利油田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太阳能资源,在发展思路、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在王家岗联合站、纯梁首站、营二区域、坨二站、郝现联合站等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在胜利油田营二井区域,打造了油田第一个集风、光、热、储四类新能源技术的示范点,成为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标杆。在2021年中旬,该油田利用井场空地、站库屋顶等油田闲置土地自主投资建成20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20兆瓦,年发电能力2400万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基于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分散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较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更好的符合绿色建设的大环境。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光伏板整体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明泽 摄
六户管理区有着“井在林中,林外观井”的独特景观,现代化油田与大自然的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更是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眼界,“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稳步前行,也使六户管理区筑建了新的绿色根基。当实践团成员走到六户管理区文化栏,实质上是看到了油田的另一番风景线,因为环保形势的越来越严峻,对石油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一文化栏,就正是胜利油田绿色建设的一张名片。代表了胜利油田土壤无污染、废气不上天、原油不落地、噪音不入耳。六户管理区已然获得如此成就,但仍然严格要求。下一步,六户管理区将制度约束真正变为文化自觉,努力打造“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观光旅游”的示范采油管理区。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文化栏内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明泽 摄
六户管理区通过打造“绿色六户”文化品牌,凝聚了人心,树立了形象,提升了经济效益,为推动管理区走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强劲动力。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实践不仅对六户管理区的“绿色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将利用自身所学,积极宣传“绿色六户”,为其他油井发展提供一个样板,形成更多“人、井、园”和谐共处、交相辉映,形成了“井在林中,林外观井”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