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研技艺,痴梅半生

今年暑假,我非常荣幸地加入了洛阳师范学院的非遗调研队,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次调研活动可以说与我所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息息相关,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碰撞出火花的感觉。
在对鄢陵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传承人于发科先生进行调研之前,我首先上网大致了解了下他。一打开网页,一大段他所得的荣誉称号、奖项作品展现在我面前,多家媒体都对他进行过采访报道。采访视频中,于老先生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给人感觉特别亲切。我一方面感慨于老先生在古桩腊梅盆景制作领域的精深,另一方面又对马上可以采访到他而感到无比荣幸。
见到于老先生本人后,果真和我想象中的别无二致。于老先生穿着十分朴素,深色衬衫,黑色裤子,腰间系的皮带略微有些起皮,脚上的布鞋磨损痕迹明显,看上去和平时在地里劳作的老农民几乎没有差别。于老先生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他一手打造的梅园,园子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件件盆景作品不断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于老先生对园里每一株植物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谈到腊梅时更是如数家珍,付出的心血可见一斑。健瘦的他迈着有力的步伐,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对腊梅的喜爱。于老先生还教给我们腊梅养护的口诀:耐寒耐旱喜阳光,畏湿忌涝喜半墒。于老先生对待腊梅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那般,把腊梅的喜好都熟稔于心。
整个采访中,于老先生说的一句话令我感触最深:“要考虑经济效益,能够活下来的传承人才是好传承人,只依靠国家补贴的传承人不是好传承人。”依我的理解,于老先生所说的“活下来”应该就是指不借助外界帮扶也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此,于老先生打算搞一个腊梅盆景文化村,把鄢陵喜欢腊梅的仁人志士召集在一起,共同把鄢陵腊梅品牌炒起来,大家一起致富。于老先生虽年逾六旬,但为鄢陵腊梅奉献终生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也身体力行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于老先生对现在的非遗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主张不能单单讲非遗的传承这一部分,得想办法衍生链条,产业做大”。就单说腊梅这一块儿,于老先生已推出了腊梅茶叶、腊梅露等一系列产品,但于老先生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今后工作的重心还是会放在自己更擅长的古桩盆景造型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相信,于老先生定能继续将鄢陵腊梅发扬光大,使腊梅在新时代下绽放出新的光芒。
 
 
时间:2022-08-04 作者:芮路路 来源:个人心得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进入发改委,深入了解国家政策
  • 进入发改委,深入了解国家政策
  • 为了可以具体真实的了解国家在保护黄河三角洲的政策。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来到了东营市发改委,从与发改委工作
  • 08-04
  • 步入东营发改委,通晓黄河治理法
  • 步入东营发改委,通晓黄河治理法
  • 为探究东营市如何统筹协调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7月19日,融绿青东实践团成员联系到东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到官方政府
  • 08-04
  • 按下黄河美颜键,东营再添环保路
  • 按下黄河美颜键,东营再添环保路

  • 7月19日,在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融绿青东实践团赴东营市,前往东营市发改委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有关黄河流域地区的
  • 08-04
  • 团队拜访发改委,深入了解新策略
  • 团队拜访发改委,深入了解新策略
  • 为调查东营市“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各企业对于碳排放量的达标水平,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于7月19日前往东
  • 08-04
  • 漫步清风湖,共享碧水蓝天
  • 漫步清风湖,共享碧水蓝天
  •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感受东营的生态发展,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于7月18日前往东营市清风胡公园参观游览。
  • 08-04
  • 漫游“清风”,享碧水蓝天
  • 漫游“清风”,享碧水蓝天
  • 为真正了解东营区高质量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游览全国首个以展现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清
  • 08-04
  • 探访胜利油田功勋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新发展
  • 游营二井区,寻“胜利”印记
  • 游营二井区,寻“胜利”印记

  • 双碳绿色同号召,时代青年展风采,为实现双碳目标,深入挖掘了解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7月17日,山东
  • 08-04
  • 实践走访六户管理区,看如何打造安全绿色高地
  • 观六户,习新路
  • 观六户,习新路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个走在前”,探究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方针,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融绿青东实践团来到东营市六户管理区,六户管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