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质奥秘,续红色血脉 。
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走进新疆地质博物馆,我不仅触摸到新疆亿万年的地质脉络,更在展品中读懂了石油人接续奋斗的红色基因,坚定了以专业报国的信念。
博物馆的“能源资源厅”让我驻足良久。展柜里陈列的岩心标本,记录着新疆从准噶尔盆地到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足迹;墙上的老照片里,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背着罗盘、手持地质锤,在荒漠戈壁中徒步勘测,用手绘地图标注油气线索。其中一组“石油勘探工具变迁”展品尤为震撼:从最初的手工钻井设备,到如今的智能测井仪器,工具的升级背后,是一代代石油人“为国找油”的执着——他们顶着风沙、克服极端气候,在无人区建起勘探站点,为新疆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奠定基础,这正是红色血脉最鲜活的体现。
作为新时代石油工程学子,我深知传承红色血脉重在行动。未来,我将把课堂上学的油藏工程、钻井工艺等知识与新疆地质实际结合,深入研究新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开发技术。毕业后我愿投身新疆油气勘探一线,用技术创新破解地质难题,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实践中,让石油人的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持续流淌、熠熠生辉。
来源:朱逸飞
时间:2025-09-0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