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访谈:傩戏在现代社会的 “破圈” 之路
7 月 19 日,“婀娜多姿”文化传承团在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傩戏主题民宿 “傩舍”,专题访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派驻铁坑社区驻村干部李鹏。自 2022 年驻村以来,李鹏聚焦傩戏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与文旅融合发展,主导策划水龙节傩戏创新展演、傩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等项目,推动铁坑村傩戏从 “乡村民俗” 向 “文化 IP” 转型,其实践探索为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提供了基层样本。此次访谈通过梳理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与成效,让团队成员深入理解非遗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路径与挑战。
谈及驻村初期的工作,李鹏坦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傩戏的受众断层”。他回忆,2022 年刚到铁坑村时,村内傩戏表演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足 10%,部分年轻村民甚至认为 “傩戏是老旧的迷信活动”。为改变这一现状,李鹏首先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年龄段村民对傩戏的认知与需求,最终确定 “以节庆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以青年为目标” 的传播策略,其中水龙节傩戏创新展演是首个重点项目。
铁坑村水龙节是当地传统节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核心活动为村民舞龙祈福。李鹏在保留 “舞龙祈福” 传统内核的基础上,融入傩戏元素并引入现代技术。2023 年水龙节期间,他组织村内 5 个傩戏班子联合演出,将传统傩戏《八仙庆寿》《关公斩蔡阳》与舞龙活动结合,形成 “傩戏巡游 + 龙舞表演” 的全新形式;同时,引入专业灯光团队,在村内古民居墙面投射动态傩面具图案,利用 LED 屏展示傩戏历史故事,让传统傩舞与现代光影技术碰撞出独特火花。更具创新性的是,李鹏邀请省内短视频博主现场直播,通过 “傩戏绝技展示”“幕后传承人访谈” 等内容吸引年轻观众,据统计,2023 年水龙节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 50 万人次,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达 2.3 亿次,其中 “傩戏面具光影秀” 片段单条播放量超 1000 万次。“我们的目标不是改变傩戏的本质,而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傩戏,让他们看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李鹏表示,2024 年水龙节进一步升级,增加 “傩戏 Cosplay” 环节,鼓励年轻人穿戴简化版傩面具与戏服参与巡游,吸引了 200 余名周边高校学生专程前来参与。
文旅融合是李鹏推动傩戏 “破圈” 的另一重要路径。在调研中发现,铁坑村拥有完整的傩文化生态与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2023 年,李鹏牵头制定《铁坑村傩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整合村内傩文化陈列馆、古戏台、传统民居等资源,开发 “傩戏探秘一日游” 线路:上午安排游客参观傩文化陈列馆,由非遗传承人讲解傩戏历史与道具文化;中午在村民家中体验 “傩戏主题农家菜”,菜品造型融入傩面具元素;下午组织游客学习傩面具雕刻或傩舞基础动作,由艺人现场指导;晚上则在古戏台观看沉浸式傩戏表演,游客可参与 “开坛” 仪式中的祈福环节。为提升旅游体验,李鹏还推动村内 6 栋古民居改造为傩戏主题民宿 “傩舍”,民宿内饰采用傩面具浮雕、傩戏纹样布艺等元素,住客可免费借用简化版傩戏服装拍照,部分客房还配备 AR 设备,扫描墙面即可观看傩戏片段。
据统计,2023 年铁坑村通过 “傩戏探秘一日游” 线路接待游客 3.2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 200 万元,其中 30% 用于设立 “傩戏传承基金”,用于补贴传承人、购买表演道具;2024 年线路进一步优化,新增 “傩戏剧本杀” 体验项目,将傩戏故事改编为剧本杀剧情,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了解傩戏文化,上半年接待游客量已达 2.1 万人次。李鹏强调,文旅融合的关键是 “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不仅 “看到” 傩戏,更能 “感受” 傩戏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体验式旅游不仅带来经济收益,更扩大了傩戏的传播范围。
针对年轻传承人的培养,李鹏组建了 “铁坑村 90 后傩戏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均为 20-35 岁的村内青年,其中包含 5 名返乡大学生,李鹏邀请专业导师为团队提供文创设计、短视频运营等培训,指导团队开展创新实践。目前,团队已开发出傩面具表情包、傩戏主题手机壁纸等数字化产品,在社交平台累计下载量超 50 万次;同时,将傩戏唱腔与流行音乐结合,创作《傩面》《千年回响》等歌曲,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 1000 万次;2024 年,团队还发起 “傩戏挑战” 话题,鼓励网友模仿傩戏 “踩九州” 步法拍摄短视频,话题播放量达 1.5 亿次,有效提升了傩戏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年轻传承人的创新不是‘离经叛道’,而是为傩戏注入新的活力”,李鹏表示,团队成员已带动村内 20 余名青少年加入傩戏班子,形成 “老艺人传技艺、年轻人拓市场” 的良性传承格局。
访谈结束时,李鹏带领团队成员参观 “傩舍” 的文创展示区,货架上陈列着团队开发的傩面具复制品、傩戏主题刺绣手帕、傩戏纹样笔记本等产品。他拿起一件傩面具造型的蓝牙音箱说:“这件产品既保留了傩面具的传统造型,又具备现代实用功能,去年卖出了 3000 多件。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线上渠道,让铁坑村的傩戏文创走向全国。” 李鹏的话语中,既有着对传统的尊重,也有着对创新的自信,这种态度正是傩戏在现代社会 “破圈” 的关键。
来源:河海大学婀‘傩’多姿——数字赋能非遗傩文化传承实践团
时间:2025-09-0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