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逐梦泾河畔,赤子深耕守传承——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社会实践团采访纪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基层人才蓝图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力量日益成为激活乡土发展的关键动能。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红色热土泾县,溯源红医精神,解码其赋能基层就业的实践逻辑,锤炼医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责任担当。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访谈,与多位扎根基层、矢志奉献的先进典型对话,汲取奋进力量。
非遗守护者郑国民:以匠心守艺 绘时代传承
省级非遗项目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国民,二十余载党龄铸就了坚定的文化使命感。面对108道繁复工序、月余精工细作的漫长周期,他以匠人之心坚守传统。寄语青年成长,他特别强调“坚持”二字,认为求学从业皆需脚踏实地。对医学生群体,他殷切嘱托:医疗卫生是服务基层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医学生务必精研专业,用所学扎根乡土、服务人民健康。
基层耕耘者马骏:脚踏乡土路 情系百姓心
大学生基层干部马骏自返乡之日起,便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他坦言,投身基层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更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面对工作中预期与现实的落差,他摸索出破解之道——深入走访体察民情,真诚沟通搭建桥梁。他勉励青年一代要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红医践行者程小峰:承先辈薪火 护一方安康
扎根泾县的云岭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程小峰,深受当地红色文化滋养。他表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红医精神不仅是信仰,更是行动坐标。程小峰认为医学生服务基层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铭记历史,从新四军医疗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融入乡土情怀;二是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守护百姓健康;三是坚守初心,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做群众健康的坚强后盾。他坚信,泾县大地处处镌刻着红医精神的密码,激励着当代医者砥砺前行。
乡创开拓者仇多敏:筑民宿匠心 扬故里新声
云岭镇好再来民俗村负责人仇多敏,用创业实践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她经营民宿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与发展,更不遗余力地传播泾县特色文化,用实际行动服务桑梓。仇多敏向青年发出呼吁:家乡发展亟需新鲜血液,期待青年以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此次深度访谈为“红弋泾行”团队打开了透视基层的多维窗口。无论是坚守匠心的非遗传承人、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还是守护健康的红医传人、反哺乡梓的创业者,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心系人民的宝贵品质。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以这些基层先锋为榜样,将红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精进专业本领,立志未来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以青春之我,践行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使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人: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5-07-0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