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弋泾行实践团云岭镇红色研学与就业调研纪实:赓续铁军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

为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路径,2025 年 7 月 3 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高举红色旗帜,奔赴泾县云岭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并同步启动基层就业现状调研工作。实践团队以赤诚的政治觉悟与昂扬的奋斗姿态,在追溯革命历史脉络与服务乡村发展实践中践行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青砖灰瓦的革命建筑群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庄严肃穆,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 “铁军精神” 的红色基因。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系统学习新四军 1938 年进驻云岭后,在党的领导下构建抗日武装体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壮阔历史。馆内陈列的汉阳造步枪(枪膛仍留着战斗年代的硝烟痕迹)、补丁摞补丁的灰色军装(针脚间凝结着军民鱼水情)、字迹斑驳的电文手稿(“保卫皖南” 的革命誓言依然遒劲有力)等珍贵革命文物,以实物形态鲜活还原了新四军将士 “八省健儿汇成抗日铁流” 的战斗图景。在军部大会堂旧址,全体成员面对 “抗战到底” 的历史标语肃立致敬,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的 1939 年新四军党代会场景,深切感悟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的铁军精神核心内涵,不少成员在革命历史的沉浸式体验中热泪盈眶。
研学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以 “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为导向开展基层就业调研。成员们分组深入云岭老街红色商铺、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与村民聚居点,与 “新四军记忆” 主题民宿创业者、红色文创手艺人、村党支部干部等展开深度访谈,记录下 32 个鲜活的基层奋斗故事。调研期间累计发放《云岭镇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与就业需求调查问卷》100份,重点围绕 “红色资源开发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革命精神传承与产业人才培育” 等红色乡村振兴核心议题采集数据,特别整理出退役军人依托红色资源创业的 8 个典型案例,其中 72 岁退伍军人陈大爷 “用新四军故事带动民宿就业” 的创业经历被详细记录在册。
本次实践活动构建起 “红色教育 — 基层调研 — 成果转化” 的全链条实践体系: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成员们深刻认识到 “铁军精神” 是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精神密码;依托系统化基层调研,为撰写《云岭镇红色文旅产业就业带动研究报告》奠定坚实基础。实践团临时党支部在调研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新四军军部旧址的煤油灯精神,照亮当代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 后续团队将联合云岭镇党委,启动 “红医技能下乡” 工程,为当地红色文旅从业者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并开发 “铁军精神” 主题研学课程,让革命历史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红色动能。
当实践团离开云岭时,夕阳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的飞檐镀上金边,远处 “红色民宿” 的灯笼与金黄稻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革命历史与当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振兴图景 —— 这正是新时代青年以红色实践书写的 “强国有我” 答卷。
(撰稿人:郭瑶 杨露)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时间:2025-07-04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防溺水教育进书屋 巢湖学院两实践团联动守护童心安全
  • 童声叩响安全门 微光守护成长路——怀化学院“微爱”团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与文化调研共绘成长
  • 【三下乡风采】“骄阳青苗”实践团创新英语课堂,趣味
  • 【三下乡风采】“骄阳青苗”体育支教实践团:以语文支
  • 未雨绸缪备支教——巢湖学院“骄阳青苗”团队凝聚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