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学子返家乡:殷都古井特色产业调研团实践心得
作为本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的负责人,这段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知识与实践深度交融的宝贵历练,更是一次重新认识家乡、担当责任的成长旅程。
在项目筹划阶段,我深知寻找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调研对象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网络搜索,我将目光聚焦在了家乡安阳殷都区古井村。在与古井村村支书取得联系后,深入的交流让我发现当地的加工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这也坚定了我将调研方向确定为当地加工农业的想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古井村,我查阅了诸多网上的相关新闻报道,从初步认知到深入剖析,逐步完善项目申报资料,并精心撰写采访稿,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实地调研才正式拉开帷幕。我们采用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调研方式,力求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古井村的产业发展。正值冬春交替,“农闲” 的村庄别有一番宁静,却丝毫不减我们探索的热情。我们最先采访了村支书张正先生,从他那里,我了解到古井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山陵地带、富含硒的干旱土壤,孕育出高品质的花椒和小米,加之独特的古井水滋养,使这里成为闻名的 “长寿村”。但即便农产品品质优良,却因宣传不足而鲜为人知,这也成为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与当地加工农业企业负责人张保江先生的交流,让我们对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想起 2019 年前,农民们辛苦种植的花椒和小米,因没有商标、产地,只能以 “三无产品” 的形式低价售卖,严重影响收入。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带来了转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相继成立,“三品一标” 的成功申请,让农产品实现华丽转身,价格大幅上涨。企业不断扩大花椒种植面积,开展深加工,花椒油、花椒精油等产品的推出,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更显著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指数,助力古井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此次实践,让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作为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学生,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在团队协作中,我充分发挥负责人的协调作用,与队员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采访、调研、撰写新闻稿、调研报告等任务。同时,在与村民和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展望未来,得知古井村计划实施加工农业和旅游业双重发展战略,我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支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而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更应积极投身其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殷都古井调研行,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让我看到家乡的发展潜力,更让我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未来,我将持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期待与家乡共同成长,见证乡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刘艺馨 来源:河海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殷都古井特色产业调研团
时间:2025-02-2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