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环湖科普行 传递献血知识倡爱心
为普及科学献血知识,点燃生命希望之光,6月30日至7月6日,巢湖学院赴巢湖乡镇“献血赋能·健康调研”宣传团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巢湖周边多个乡镇,走村入户开展科普宣传。学子们顶着烈日,通过发放献血宣传手册、现场讲解、互动答疑等形式,向乡镇居民详细阐释无偿献血的安全性、益处及流程,破除常见误区,并热情呼吁大家踊跃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用爱心为生命续航。
参观献血站学习实践,深化专业认知 7月1日,巢湖市中心献血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巢湖学院赴巢湖乡镇“献血赋能·健康调研”宣传团。在献血站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宣传团系统观摩了现代化献血服务的全流程运作。工作人员先演示了智能采血系统的标准化操作,重点介绍了其多重安全保护机制。随后,成员们依次参观了献血登记区、健康筛查区、采血操作区等核心功能区。在检验科,工作人员详细解说了血液标本的7项必检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等关键指标的检测流程。储血库负责人则展示了血液成分分离技术和不同血液制品的保存条件,让成员们直观了解到每袋救命血背后严谨的科学管理体系。 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从血管到血管的整个输血链中,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严谨的医学理论和精细的质量控制。这次考察让成员们将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他们亲眼见证了标准操作规程在保障用血安全中的关键作用,这对后续开展科普献血宣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多位成员表示,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以更专业、更权威的姿态向公众解释献血的安全性,有效消除"献血伤身"等常见误区。 考察结束后,宣传团立即召开研讨会,将所见所学系统梳理成科普素材。团队特别注重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差异化的宣传方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成员们的专业素养,更为后续的乡镇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宣传团成员在巢湖市中心献血站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张翔宇 供图
热血青春献爱心 科普调研汇暖流 7月6日,宣传团走进巢湖市凤凰山街道草城街社区,开展无偿献血专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学子们热情洋溢,通过设立咨询点、发放精心制作的献血知识宣传单,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献血的科学常识、益处、流程及相关的卫生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疑问,积极破除献血认知误区,传递“献血无损健康,奉献挽救生命”的理念,诚挚呼吁大家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与此同时,宣传团成员分组深入周边街道,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居民对献血的认知度、参与意愿及存在的顾虑,并在调研过程中同步普及献血卫生知识,提升群众对无偿献血的科学认识和接受度。

图为宣传团成员在凤凰山街道草城街社区周边街道为附近居民科普献血卫生小知识并发放献血宣传手册。王诗颖 供图
返乡献爱传大义,播撒热血润新生 7 月 8 日起,巢湖学院 “献血赋能・健康调研” 宣传团成员回到家乡无为市、芜湖市等地区,在当地献血车及血浆站开展志愿服务,助力无偿献血事业,普及相关知识,弘扬奉献精神。活动中,成员分工明确。登记区,他们耐心引导献血浆者填写信息并细致核对;体检环节,主动指引乡亲,讲解流程及要点,保障过程高效有序。对于献血浆者的疑问,成员们逐一解答。针对担心影响健康的乡亲,说明适量献血浆无害且血浆能快速补充;也详细告知饮食禁忌等问题,消除大家顾虑。同时,成员们注重维护现场秩序,营造舒适有序的采集环境。他们还利用等候间隙宣传献血知识,讲解原理、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让乡亲们了解付出的价值。此次活动为家乡献血点提供了切实帮助,普及了献血浆知识,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宣传团表示,将持续关注乡镇无偿献血工作,传播健康理念,动员更多人加入,为生命 “续航” 贡献力量。

图为宣传团成员返家乡在献血车做志愿。陈路瑶 供图
入户问需传科普,走心调研促认知 巢湖学院 “献血赋能・健康调研” 宣传团学子返乡开展入户宣传调研,聚焦18至55岁人群,了解居民对献血及卫生安全的认知,推进乡镇相关认知提升工作。活动中,成员提前规划路线,带着宣传手册入户,以“家乡人”的亲和态度拉近与居民距离。他们按年龄分层交流:对18至30岁青年,强调其造血能力强,献血无害且彰显爱心,分享积极案例;对31至55岁中年人,从家庭与社会层面引导,说明献血对临床用血保障的意义。针对居民顾虑,成员科学解答:适量献血仅占总血量 5%-10%,可促进新陈代谢;正规机构耗材一次性且无菌操作,能杜绝感染风险。此次活动既掌握了居民真实态度与顾虑,也普及了知识。宣传团将整理分析信息,制定针对性方案,助力提升家乡居民献血认知,推动乡镇献血事业发展。

图为宣传团成员在无为街道上进行献血认知调研。周雨玥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