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科技+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的赋能路径,7月11日,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蔬兴邦青年行社会实践队走进寿光蔬菜博览会,在展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考察智慧农业展示区与农旅融合体验区。

(图为团队成员于蔬菜博览会前合影)
7月11日,实践队成员在展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游览了智慧农业展示区与农旅融合体验区。作为以“科技赋能、文旅赋能”为双引擎的现代农业示范窗口,寿光蔬菜博览会将蔬菜种植技术与观光体验深度结合,既展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创新,又传递出乡村文旅的独特魅力。
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的番茄,如绿色瀑布般垂落一样的蛇瓜,整齐地生长在立体栽培架上的生菜,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先进的智慧种植技术,依托精准滴灌与营养调控技术生长,让“科技+农业”更加直观展示,体现了科技农业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蔬菜博览场内的成串蔬菜)
随后,实践队成员踏入展馆,这里集中展示着智慧农业的创新成果。现代温室建筑以透明板材覆盖,实现采光与温控的精准调节,“智慧农业、温室资材、水肥物联”的标识凸显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馆内的无土栽培区里,彩色甜椒根系浸于营养液中,电子屏实时更新生长数据;智能温控系统通过调节光照、湿度,推动生菜高效增产;“植物工厂”借助LED光谱调控技术实现叶菜多层立体种植,产量远超传统模式,让队员们清晰看到精准农业的未来图景。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温室种植的蔬菜)
最后,成员们发现,农旅融合的一大亮点就体现在“蔬菜艺术工坊”中。这里,农户与艺术家跨界合作,用南瓜雕刻乡村振兴主题浮雕,用茄子、辣椒拼贴农耕画卷,将农产品转化为文化载体。队员们观察到,游客在观赏打卡的同时,通过工作人员对背后种植技术的讲解,加深了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形成“观赏—学习—消费”的闭环,有效提升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

(图为蔬菜博览会场外的巨型蔬菜雕塑)
从智慧种植的精准高效,到农旅融合的创意转化,寿光蔬菜博览会生动诠释了“科技让农业更高效,文旅让农业更有温度”。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更让乡村振兴有了可感可知的具体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