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青春集结,肩负使命赴乡野 2025年6月27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图书馆大礼堂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隆重举行。百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为即将开启的乡村服务之旅整装待发。学院领导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三下乡”是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重要平台,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并寄语同学们以专业所长回应乡村需求,在田野间淬炼初心,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医路星火—橘井‘耘’四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分别为:陈婉婷、蔡向宁、李高旺、马程程、张鲲鹏、唐谨、赵敏、周李航、陈志清、孙龙杰。他们做了充分的筹备:系统学习了健康急救知识,设计了针对脑梗预防与健康运动调研的问卷,制定了涵盖健康检测、健康普及、红色探访等内容的详细方案。
首日:初入社区,健康服务暖人心 6月28日,医路星火团队进驻合肥高新区城西桥中心辖区内多个社区,开启系列实践活动。上午8时,各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服务点布置妥当。队员们身着白大褂,为居民开展血压、血糖检测,发放“健康生活小常识”手册。他们还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并为老人讲解检测结果与注意事项,得到了居民的称赞。下午,团队同时开展社区广场固定点咨询服务和入户健康检测服务,了解居民对基础医疗的需求,并记录下“慢性病管理”“定期体检”等诉求,为后续活动的调整收集资料。首日服务覆盖居民50余人次,收集有效问卷80余份。
图为实践团队在临时实践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 供图/唐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社区内开展问卷调查 供图/唐谨
次日:“健康深耕+童心滋养”双向同行 6月29日,团队围绕“健康深耕+童心滋养”主线开展活动,服务居民80人次,覆盖儿童10余人。上午7时,10名医学生分成3组行动。第一组走进独居老人家中,除测量血压外,还检查煤气灶、电源插座等安全隐患,并为缺药的老人记下药品名称备注提醒。第二、三组在社区广场和实践站开展检测与问卷工作,同时增加“夏季防暑”“关节养护”等健康小贴士讲解。下午2时,社区活动中心变身为“童趣乐园”。音乐小组教儿童合唱《明天会更好》,课间还教学八段锦,将健康理念融入互动。“手绘工坊”中,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奇思妙想,队员们在一旁倾听。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入户测量血压后给予老人日常饮食方面的建议 供图/唐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交谈的温馨场面 供图/唐谨
第三日:便民服务与红色教育共绘暖卷 6月30日,团队升级服务内容,开展多元活动。上午,固定服务点依旧忙碌。另一组则重点走访困难家庭。在孤寡老人李爷爷家,队员们分工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家常,老人感动不已,队员们留下联系方式承诺定期看望。问卷调查深入社区,队员们用方言解释问题,收集到“增设健身器材”“开展技能培训”等建议。
下午,团队联合社区推出30项民生实事宣传,设多个便民点,提供配钥匙、磨刀、理发等服务,便利居民。同时,团队成员走进城西桥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基地,在资深党员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结合时代背景对当前最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汲取到的知识和精神融入到学习中去,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学习红色知识 供图/唐谨
三天来,医路星火团队的白大褂沾染过尘土,听诊器听过老人的心跳与孩子的笑声,问卷上写满了乡村的真实需求。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橘井耕耘”的执着,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播撒健康与希望,用青春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