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社会实践团队在如皋城北街道新生社区开展了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围绕社区儿童暑期生活展开,通过丰富的课程和活动,助力孩子们成长。
精心筹备,做好活动铺垫 活动开始前一周,实践团队就投入到筹备工作中。成员们结合社区儿童的年龄和需求,仔细挑选合适的故事、曲目,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互动内容。同时,积极准备PPT、游戏道具、奖品等物资。7月6日,团队提前来到社区实践场地,认真擦拭桌椅、调试投影设备,将活动室布置得温馨又整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开营互动,营造欢乐氛围 7月7日,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开营仪式上,“击鼓传花”游戏率先让现场热闹起来,花朵在孩子们手中快速传递,音乐停下时,拿到花的孩子参与“表情包猜成语”,他们的动作夸张,答案充满童趣,活动室里满是笑声。在分组竞赛中,孩子们很快组成小组,还给小组起了有趣的名字,在合作挑战中,大家逐渐熟悉起来,社区活动室成了充满活力的欢乐场所。
传承红色精神,培育爱国情感 7月7日下午,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团队开展了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成员生动地讲述了杨靖宇在雪地艰苦战斗、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等英雄故事,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眼神中充满了崇敬。红歌传唱时,《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的激昂旋律响起,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汇聚成有力的声浪。在知识问答和“抗战密码破译”游戏中,孩子们分组合作破解“密信”,深入了解了抗战历史,爱国之情在他们心中慢慢滋生。
多样课程,助力孩子成长 7月8日,安全科普课按时进行。实践成员通过动画演示、情景模拟,向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防溺水等知识。互动抢答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模拟救援”小游戏让孩子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故事欢乐分享会上,孩子们扮演《神笔马良》《白雪公主》等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释放创意,锻炼表达能力。
午后的“国学小讲堂”上,实践成员带领孩子们感受古诗的韵味,从“床前明月光”的诗意场景,到“欲穷千里目”包含的哲理,结合动画进行解析,让传统文化变得生动起来。创意绘画课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画世界”,李白望月、边塞风光等作品,展现了他们对国学的独特理解。
7月9日的“天文探秘”活动深受孩子们期待。实践成员借助模型、视频,为孩子们讲解太阳系行星、星座传说。在望远镜观测环节,孩子们有序排队观察,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发现,比如“看到了月亮上的坑”“星星很亮”等。之后的科普竞答围绕天文知识展开,各小组竞争激烈,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持续高涨。
结营时刻,满载收获前行 7月9日下午,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在故事分享环节,孩子们主动走上台,讲述这三天的收获,“知道了要遵守交通规则”“喜欢天文课,想探索宇宙”等话语,都体现出他们的成长。实践成员为表现优秀的孩子颁发了小奖状、书签等奖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社区儿童在暑期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也让实践团队在组织和沟通中积累了社区服务经验。从筹备时的精心准备,到活动中的灵活应对,成员们在过程中得到了成长。相信随着一次次实践的积累,这份青春力量会在新生社区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孩子在充满趣味和知识的活动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同时,实践团队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理解了青春的责任与意义,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

图为实践队开展红色主题教育。通讯员何金琳 摄

图为实践队与社区儿童在结营时的合影。通讯员何金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