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科技兴农·红色传承”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庐江县白山镇农田间,慰问农民,开启农情调研之旅,为农业生产送去技术支持与青春活力。
农田旁的对话:实践团问记农事,解农技之困疑 当日,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队服,深入田间地头。在一处农田旁,实践团员遇到正在劳作的农民,他主动上前交流,指着农田询问种植作物、灌溉方式及病虫害防治情况。农民也十分热情,同样提出了种植时遇到的难题:“这季水稻,玉米长势都不错,就是遇到病虫害时,不太懂新防治办法。” 实践团员结合所学知识,耐心讲解科学防治要点。根据当地7月农作物生长周期资料,细致观察水稻孕穗期株型、玉米拔节期高度与叶片状态,以寻求最佳应对方法。他们用手机记录作物生长细节,对照资料梳理土壤墒情与长势匹配情况,轻声探讨实际景象和理论描述的差异。这场田间考察,让课本理论在土地滋养下“活”起来,也为次日深度交流,梳理出具体问题清单。

图片为实践团员与农民阿姨交谈
农田间的交流:实践团下田观察,体农民之感受 随后,成员们分散到不同农田,协助农民除草、查看作物生长。在玉米地,实践团员身处在田间,仔细观察玉米叶片,与农民探讨施肥时机同时得知白山镇还以水稻、大豆为主产作物,今年气候助力,收成可期,余粮多经集市售卖;家禽养殖多为小规模散养,靠熟人交易增收。谈及“科技新农”,农户们直言“听过电商直播卖货、无人机植保,奈何不会用”。 实践团员由此也感叹道:“传统模式虽占主流,但农民们对新方式的好奇溢于言表。” 这些对话,勾勒出基层传统农业根基,也显露出新型发展需求。实践团成员们同样也深刻感受到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增收致富的期盼。


图片为实践团员下田与农民阿姨交谈并记录
此次下田慰问,实践团将知识与实践结合,既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也让成员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用行动让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也为后续科技助农、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积累了真实而珍贵的一线素材。持续关注农田动态,开展科技助农活动,用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田间地头绽放光彩。
图:韩君威、王浩宇
文:汪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