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像定埠民俗文化中心这样的场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7月4日,巢湖学院赴梅渚镇儿童教育帮扶团在梅渚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民俗文化中心,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之旅,深入感受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独特风情的文化宝库。
图一定埠文化民俗中心门口景象 蒋佳乐供图
踏入这处民俗文化园,古雅的中式门楼、鲜艳的红墙,瞬间将人拽入传统文化的氛围里。石狮镇守、灯笼高挂,匾额上的文字,是民俗传承的标识。蓝天白云作伴,仿佛能看见过往民俗活动的热闹,也让我们调研团更期待挖掘这里的文化故事,探寻民俗传承的脉络,感受先辈留下的文化温度 。
走进降福庙(图二),实践队员瞬间被这里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降福会”是为纪念唐代张巡、许远抵抗安禄山叛乱,守护江、淮平安而设立的仪式,如今已演变为皖苏两地祈福平安的春节传统民俗活动。庙内陈列的色彩斑斓、制作精美的降福会服饰和道具,诉说着千年的传承故事,让大家对这一民俗活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二降幅庙外景 蒋佳乐供图
图三降幅庙内景 蒋佳乐供图
在小马灯堂(图四),定埠小马灯这一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人目光(图五)。据了解,定埠小马灯约在清同治年间就已在当地吕姓大族中演出,并传承至今。走进民俗文化馆的那间陈列室,定埠小马灯的独特魅力瞬间将我们三下乡调研团成员紧紧包围。 一排色彩斑斓的小马道具整齐陈列在长木架上,黄的、黑的、白的 ,每一匹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嘶鸣着奔腾而出。一旁巨大的马形道具,披红挂彩,威风凛凛,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民俗艺术的震撼力。 墙上悬挂的宣传牌,醒目地写着“郎溪县小马灯”,旁边还有记录着小马灯表演场景的照片,热闹非凡的画面仿佛有声音溢出。而关于“一字长蛇阵”等表演阵法的介绍牌,激起了我们对小马灯表演复杂阵法和精妙编排的无限好奇。 此刻,我们深刻感受到定埠小马灯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热爱与传承的象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也让我们此次三下乡调研,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
图四小马灯堂外景 蒋佳乐供图
图五志愿者切身感受服饰特色 蒋佳乐供图
当地熟知殿山祠文化的老者介绍,殿山祠与传统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春节、庙会等重要节日,周边居民在此举行祭祀庆祝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这是文化传承与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参观时,众人还看到祠内陈列的祭祀服饰、香烛器具等民俗道具,其保存完好,尽显当年民俗活动的热闹庄重

图六祠山堂外景 蒋佳乐供图
图七祠内景象 蒋佳乐供图
此次“定埠民俗文化”调研小分队深入了解了定埠小马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激发了团队成员对“文化”与“教学”融合发展的无限期待,大家都热情坦言要继续发展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让中国文化闪耀在世界这片沃土之上,我们要更加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属于青春的力量 (通讯员:袁梦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