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春晖“春风化豫”支教队对鄂豫边革命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

1月21日上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焦竹园村的泌水河畔,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春风化豫”支教队对鄂豫边革命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探访中原“红色地图”,跟随向导了解了当年南方三年游击战期间的红色故事与红军长征期间再此留下的精神火种。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坐落于泌阳县城往东30多公里的焦竹园村。古朴沧桑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掩映在绿树丛中,见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期间红军战士的艰苦斗争。这里是1935年—1938年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的曾驻地,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游击区,是南方八省十五个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一席。2000年10月,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向导的娓娓道来之中,支教队员们渐渐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仿佛步入了历史长河,亲眼见证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共鄂豫边省委于1935年8月成立之后,按照中央的指示,扩大武装斗争。1935年9月,鄂豫边省委正式嵌入我们现在所处的焦竹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阶段。1936年1月,在信阳吴家尖山北坡的小石岭村成立了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初创时期只有7人2根慢枪,自此,鄂豫边区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独立开展游击战争。红军游击队改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之后得到发展壮大,邓焦保卫战结束后中共鄂豫边省委改编为中共豫南特委,于1938年1月13日迁到了竹沟,自此结束了鄂豫边地区三年游击战。
在向导的进一步介绍下,支教队员们对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里是“小延安”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前身,为竹沟成为中原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支撑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省委机关迁驻竹沟后,焦竹园曾作为招兵处,在保障中原抗战、人员输送、物资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大量兵力,成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减压带”。
在向导的带领下走出纪念馆后,支教队员纷纷表示感慨万千。其中一名队员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时刻铭记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焦竹园革命先烈虽身处敌后却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与奉献精神。”
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但故地重游,红军长征精神在泌阳县历久弥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时间:2024-02-16 作者:张文宇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关爱教育成长,共筑美好未来——山大春晖“春风化豫”
  • 山大春晖“春风化豫”支教队对鄂豫边革命纪念馆进行实
  • 追寻红色的记忆,与英烈对话——山东大学(威海)“共
  • 春风化豫去,年年有杏味
  • 春风化豫去,年年有杏味
  • 春风如诗,唤醒大地的韵律,让生命绽放;春风如歌,唤醒沉睡的心,赋予新生的活力:生命如溪,渗入人们的心田,使一切充满希望。在寒假
  • 02-13
  • 山东大学春风化豫支教队∣奔赴山海,只为照亮
  • 曲师学子三下乡:回访母校,感谢恩师,铭记美好时光
  • 山东大学春风化豫支教队∣奋楫笃行 信念之火照前程
  • 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 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 山东大学(威海)“共忆过往,红梦引航”实践团队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棋盘街社区开展了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宣讲活动。团队希望让更
  •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