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甲子春侵腊,人间正小年】

(通讯员 郑可鑫)在中国北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春节前七天,人间正小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他们的“迎春日”也称为“小年”,寓意着从这天开始,春节就要一步步地走来。“小年”的民间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寄寓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年习俗,学习和宣传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留韵传香实践队于1月14日前往了聊城莘县樱桃园镇四合村,展开线下实践活动。
 
1月14日这天四合村下起了雪,实践队员到达的时候,地面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雪,树的枝条上濡着雪绒,银色的道路在乡间小路上铺展开,记录着实践队员们的足迹。在乡村的东南角有一个瓦房,这是陈老先生的家,也是实践队员们将去拜会的地方,陈老先生今年九十多岁了,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实践队员到达的时候,陈老先生一家人在包饺子,这是小年的习俗之一。陈老先生的孙子是一名厨师,今天也在这,看到实践队员们来了他热切地换上了厨师服说要教实践队员们包饺子,队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很愿意学习,在陈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学会了和面,擀皮,调馅。

包完了饺子在等待煮饺子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和陈老先生的家人一起打扫了家里的卫生,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大小小的角落都要照顾到,这是“扫尘”,也是小年的习俗之一,寓意着将一年的烦心事都扫出去,用一个干干净净的家把来年的好运的迎进来。“扫尘”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也进行了反思,自己家也是年年也要“扫尘”,往年的小年是否帮家里一起打扫过卫生?父母在家干活会不会太累?一次简单但并不轻松的打扫使得实践队员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也增加了他们对于“家”的理解。

饺子煮好后,先不能吃,要等“祭灶”之后才能吃,所谓“祭灶”也是小年的一种传统习俗,人们把大糖,饺子,和苹果放在盘子里,摆在“灶王爷”的面前,所谓“灶王爷”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的神仙,被称为“灶君司命”人们向他祈福,用来期盼来年厨房中平平安安,家里粮食充裕。陈老先生将饺子装在摆在“灶王爷”前面,说了一些祈福的话,然后把饺子撤下,民间认为,在“灶王爷”面前摆过的饺子是有福气的。陈老先生将那些饺子分到了实践队员的碗里,队员们大受感动,虽然在一天前他们还是陌生人,但在一天的接触后,陈老先生把他们当成了家人来看待。队员马明旭表示:“在一些看似封建的习俗背后,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传统民俗经久不衰,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温情。”

吃过饺子后,陈老先生的孙媳妇黄大娘教实践队员们剪纸,在小年,贴上新剪的窗花也是一种民俗。“我年轻的时候课时可是咱们村剪纸剪的最有好的,那时候好多人从村子西边跑到东边来买俺剪的窗花嘞。”黄大娘说道。她的讲解风趣幽默,传授的技巧通俗易懂,听起来剪纸似乎非常简单,但当实践队员们亲手去剪的过程中才发现剪纸要下的功夫十分精巧,琐琐碎碎的细节都要注意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剪纸的美观。在离别的时候,黄大娘送给了实践队员们一些窗花,让他们贴在自己家的玻璃上,十分喜庆。

经过了忙忙碌碌的一个小年,1月15日,路上已张灯结彩,留韵传香实践队走向莘县街头采访市民,询问他们昨天小年是怎么过的。并向他们宣传有关小年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访谈,实践队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小年的印象,接受访谈的市民们也纷纷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并向实践队员们表达了感谢。市民们的认同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实践队员们的士气,大家更有干劲去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们加深了对于民间习俗的认识,打破了队员们对民俗的偏见,实践队员们认识到在一个个看似毫无道理的习俗,蕴含的是古人们对于天地的敬仰,是古人们朴素的价值观,寄托者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此次实践活动拓宽了实践队员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路,对于以后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新视野,新格局。
 
时间:2023-01-31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留韵传香实践队郑可鑫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